106.第一百零五章 烏衣巷血案(1 / 3)

兩刻鍾過後,孟領洲領著一位身形略胖的中年宦官走了進來。皇後一見到那個中年宦官後臉色大變,神色中露出了一絲驚慌,不過隨即又恢複了坦然之色。她緩緩跪了下來伏地道:“皇上不愧是英武睿智之君,臣妾心服口服。這罪臣妾認了,對,琳曦姑娘是臣妾毒害的。臣妾早年從一位郎中獲得一個玉瓶,琳曦姑娘中的正是那玉瓶的毒藥,毒藥名喚閻王令。”

皇上望著孟領洲郭加道:“那被撕的兩頁你們自然無法查到,那是因為朕早就得到了。藥膳房總管之職何其之重,事關皇家食膳安全,他必然是朕之心腹,豈容他人收買。”那中年宦官下跪道:“奴才藥膳房總管遊樹叩見聖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上對遊樹點點頭道:“遊卿平身。”

郭加驚聲道:“皇上,遊總管不是已經……”皇上道:“一切都是朕授意的,皇後欲逼死遊樹,此事他已告訴朕,是朕讓他服藥假死以試探皇後。他早就將如何受皇後指使篡改撕毀皇後與婉妃的記錄事宜,早已和盤托出。朕還真不願與皇後走到這一步。”

皇上直直地望著皇後,眼神充滿憤怒與不解,冰冷而又深情地道:“皇後,朕覺得你好陌生,好奇怪。記得朕還不是皇帝時,你是那樣的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即使下人犯錯你都不忍多加責備。府中養的小貓小兔病死了,你都要傷心好幾天。當時你是那樣的善良,無論你見到誰有困難,你都傾囊相助。你對百姓贈醫施藥送糧支物不知凡幾。隻要提及普安郡王妃,天下無不讚頌其賢名。當年你我琴瑟和鳴情深義重,朕一直幸慶自己娶得一位世間罕有的賢妻。所以朕登基後立即封你為皇後。而你自母儀天下後,又做了什麼?完全變了個人一樣,排除異己,鐵石心腸,視人命如草芥,多少無辜之人死於你的計謀之下。這些年來那些朕寵幸憐愛的妃子,茹妃,詠妃,梅妃,霜妃,玲妃,夢妃,都被你用各種計謀害死。你為了掩蓋罪行又連帶著死了一群無辜之人的性命。你別以為你的所作所為可以瞞過朕,朕命嶽靖川早就將你謀害各個妃子的過程都查得清清楚楚。你自己看一下,朕有沒有一點查錯?”皇上說著說這越說越激動越說越憤怒,說到最後他從袖中掏出一本冊子用力扔在皇後臉上。

有些惶恐的皇後俯身拾起掉落地上的冊子,顫抖著打開翻看著。她越看神色越凝重,看完後反而鎮定自若神色平和。皇上沉聲道:“這些年你共謀害朕六位愛妃,每個被你害死的人用的手段過程,此冊子記錄的可否與事實有所偏差?”皇後點頭道:“皇上英明神武,臣妾萬分佩服。您的手段神鬼莫測,一切記錄與事情分毫不差。”皇上凝視著皇後長歎道:“朕就是念在你我結發夫妻恩愛多年的情分,念及你先前與朕同甘共苦善良仁愛,念及你多年母儀天下的賢名,因此一直對你縱容隱忍。本以為你能迷途知返,卻不料你更加變本加厲。若琳曦姑娘有個三長兩短,朕一定要你全族跟著陪葬!”說到最後一句話時,皇上的眼睛都幾欲噴火。

皇後幽幽歎息道:“臣妾身為皇後,自然要履行皇後的職責。臣妾必須以鐵血手腕維護後宮正風,以保皇上勤政國事輔助皇上成為一代英主。那六位妃子或擾亂後宮法紀或心思歹毒或魅惑皇上,均罪有應得。”她這話說得慷慨激昂,正氣凜然。在場之人聽後,無不為之一震。

皇上震怒道:“混賬,朕看你是嫉妒她們獲得恩寵而冷落了你,所以才動了殺機。說得那麼冠冕堂皇,還不是怕她們動搖你皇後的根基。”皇後鎮定溫和道:“茹妃爭寵,那夜搶了本該屬於珠妃的隆恩;詠妃歹毒,故意衝撞蕭妃害她小產;玲妃尊卑不分,對臣妾不敬。臣妾執掌後宮,自要維護後宮法度,臣妾處置她們,職責所在。”皇上拍案而起喝道:“混賬,茹妃那次是朕醉酒誤入其宮門,她好意照顧朕一晚何罪之有?詠妃那次真的是不小心撞的蕭妃。而玲妃,她性子直爽,那次是無心之言。你隻是看她們不過眼,所以公報私仇,刻意陷害!”皇後行禮淡淡道:“後宮自有後宮的規矩,不可因任何因由擾亂,否則臣妾如何保證後宮威嚴。”皇上臉色陰寒,他對皇後排除異己的心思了如指掌,那幾個妃子他十分喜愛,可卻被皇後以各種可大可小的罪名處死,他真的很惱火,可是皇後主宰後宮,生殺予奪皆係於之,皇上也不得幹涉,此乃祖製,他也不能拿皇後怎麼樣。皇上咬牙沉聲道:“那另外三個妃子又犯了何種滔天罪行,須得處死?”皇後正色道:“霜妃撒嬌讓皇上推遲早朝,夢妃用藥使皇上沉溺,梅妃更甚竟然幹政。皇上,臣妾可有說錯?”皇上神色緩和道:“沒錯,可她們都是初犯,罪不至死。朕忙政之餘,偶爾放鬆,取悅於眾妃也無傷大雅。”皇後搖頭道:“皇上需知溫柔鄉即是英雄塚。您寵幸眾妃以娛樂放鬆自可,沉溺於此便不行,妃子應盡妃子之責,應時刻提醒皇上勤政而非一味求得恩寵耽誤皇上英明之君啊!此等事,有一次就會有千百次。必須扼殺於萌芽之中。這些事情影響後宮清譽,不便明示,臣妾隻好用些手段清理後宮。”被皇後這樣一駁,皇上竟有些語塞,那些遵守後宮法度,聽從受寵安排的妃子,皇後從未加害。“那你為何每次要殺害那些無辜之人?”皇上不甘問道。

皇後正色道:“知情之人當然要死,以免她們泄露天機,影響皇上聖名。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是先帝對臣妾的諄諄教導。亦是先帝賜予臣妾的使命。”這些年朝野上下都傳聞皇上懼內不是沒有原因的,每當皇上的言行舉止有所不當時,皇後的勸諫就來了,即使皇上再怎麼不滿震怒,最後還是聽從了皇後的話,不能對皇後怎麼樣。而皇後的明麵上的所作所為,稱聖賢也不為過,不過皇後陰暗的一麵自是不為人知她心機深沉做事滴水不漏,這些皇上卻洞若觀火,可也無可奈何,因為找不到把柄治她的罪,還有於大節上皇後從來不虧。而這回皇後毒害他愛之勝於自己性命的琳曦,這才真正觸及他的底線,故而皇上才對皇後起了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