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庭苦笑著道:“我又何嚐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當年得知你患陽結之症時。我就知道隻有我才能救你。於是我便研習了太陰魔鬼流的太陰真功。我最希望的是在我的陪伴之下,你可以放下你的師妹與我成親。而後我們水到渠成助你恢複武功。到那時我便有足夠多的時間機會說服你加入我的陣營。可惜,你知道你師妹嫁於大宋皇帝是情非得已會抱憾終身時。你無比的頹廢無比的痛苦,最後居然還要出家。我不忍見你就這樣荒廢一生,所以就幫你恢複武功,給你重新選擇的機會。其實救你之前我想過萬一你不讚同我的想法將來就要先對付你。但見你這般痛苦,我心痛不已,因此明知你可能會走在我對立麵,我還是這樣做了。在你從皇宮帶走琳曦後。我便知道我沒有機會再感化你。於是我便借送行之名,出言試探你。果然,你極不讚同我的誌向。為確定你最終的想法,我與你下了一盤棋。從棋局裏我完全明白你的想法了。棋局結束之後,我便逼著自己要除去你,要不惜一切代價除去你。”這些都是瑤庭公主內心深處的話,她身份高貴,身化瓊婭公主瑤庭公主與神母,所接觸的人要麼是她的下屬要麼就是宋金等國的權貴。高處不勝寒,她早就是個孤家寡人了,除了段逸,她根本就沒有真正知己。這些話她不想對任何人說,除了段逸。
知道了瑤庭公主的想法後,段逸緊緊抱著她,沉吟好久後道:“瑤庭,我理解你,你胸懷天下,你很偉大。站在你的角度來看,你是對的。不過瑤庭,你想建立一個大統一的過度,以武力席卷天下掃平天下,這期間必然血流成河積骨如山,一定會造成無邊的殺戮。可能憑借你集中宋金兩國的無盡資源財富,你的力量足以蕩平諸國。但你想過沒有,世界大同,永享太平,哪有那麼容易。人性是自私的 ,人是有欲望有野心的。即便你實現了願望,建立了一個大統的國度。可也一定免不了它最後又會分崩離析。從先秦,到大漢,再到大唐,天下哪一回不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樣的曆史已經上演無數次了。隻要人的思想達不到大公無私的高度,天下永遠都是多災多難的啊!”這也是段逸內心最深處的話,是他對天下對世人的看法,他也沒有對任何人說,他也隻想對瑤庭公主說。因為隻有瑤庭公主對天下的理解才到了與他那樣的高度,才算得上他的知音。
瑤庭公主辯駁道:“段逸,你所想的問題我也想過,在我的願望實現後,我將在世界宣揚‘人人平等,人人無私,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等等的理念,我相信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傳播,人們的思想可以達到那樣的高度的。而且我的國度裏,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人人必須遵守法紀。治理國家的必須是德才兼備有濟世之心的人。就是國家管理者也不能獨攬大權,權力將分散開來,一切國事大家商量著來,以免有個別野心勃勃之人禍亂天下。我會建立好完善的法度,保證國家所有政事的平等公證。國民可以享有平等公平的待遇,使天下人豐衣足食國泰民安的。”
段逸道:“天下大同,人人平等。也是我的夢想,隻有這樣世界才能永遠安寧祥和。不過世人目光短淺自私自利,在無盡的欲望麵前,多少人想食人而肥,多少人想魚肉他人。人是有劣根性的,是有欲望的,有欲望就有爾虞我詐就會有衝突,就會有刀兵流血,就會有戰亂。人心最難控製,我們根本控製不了人的欲望。所以我們也根本做不到人人平等,也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公正。除了聖人,誰能做到真正的無私。我們隻能做好自己,又怎麼能要求天下人如何如何呢?”段逸的這些話如同一道劇烈的閃電劈在了瑤庭公主的腦海裏,讓她陷入了沉思。許久之後,瑤庭公主感慨道:“人心,我還是低估了人心。我連自己的心都不能掌控,又如何能夠掌控天下人之心。”說著她語氣一變,淒然道:“想這麼多幹嘛,我馬上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這個世界都與我無關了,何須我再為之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