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6章野利蕭(1 / 2)

“我當年其實隻有一個願望,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草原,騎著愛馬,摟著心愛的女人,放著聽話的獵犬,在自己的草原上奔跑。有馬頭琴可以演奏,有馬奶酒可以解渴,瀟灑的走完我這一輩子。”

若幹年後,稱雄萬裏草原的草原霸主、河人大可汗野利蕭如此評價少年時的願望。

————————————

奉承彰武30年,大漠草原,天高地闊,水清草香。

每一個牧民的兒子打記事起就會問父親:“阿吾阿吾,草原有多大呀?”

父親總會告訴孩子:“長生天創造草原,草原無限大,隻要有長生天的地方,就會有草原。”

話語一代代傳承下去,一代代草原男兒長大成人,騎上戰馬拉開彎弓,跟隨部落首領去搶奪更多的牧場,跟隨部落首領去搶掠更多的財富,直到戰死,或者老死。周而複始,始而複周,造就草原人民的定數,也培育出草原人民洶洶地戾氣,長出暴戾的果實。

草原男兒一生隻有三件事:搶、牧和死。

暴戾的民族特性,有限的社會資源,釀成草原人民“子弑父、弟殺兄、推崇強者”的傳統。

這也就導致而今雄霸草原的鐵人帝國內部,每到政權更迭之際,就會叛亂蜂起,殺個血流成河!

鐵人帝國的內部,鐵人部落是帝國的核心,但在帝國內部非鐵人的部族有許多,其中野利蕭所在的河部,就是鐵人帝國內部的一大部落。

河人,起源於古帝國的西部邊疆地區,是個在卡拉迪亞、歐巴桑兩大帝國交界處放牧生存的眾多遊牧民族之一。至古帝國崩潰,河人逐步東遷,逐步融合吞並其他民族,最終在天山南北放牧。直至鐵人崛起,發起西征,天山南北的大小部落都被鐵人擊敗,紛紛臣從鐵人。做為大部落,河人被迫遷徙到漠南地區,然後一直待在漠南地區。

遊牧民族沒有曆法,或者說沒有統一曆法,導致各部落間記事紛雜難以清晰規整到一起。

大約在十年前,鐵人帝國老可汗孛爾隻斤*摩杜納病死,隨後帝國內部以王子突倫骼、王子摩柯末、王子斜剌丁三派爭奪汗位爆發內戰,一番龍爭虎鬥過後,王子突倫骼勝出,隨後是傳統的殺光兄弟,清算兄弟的部眾和懲罰站錯隊的部族。

這是傳統,但不幸的是河人壓錯寶了,站在突倫骼的對立麵。

但野利蕭他爹,河人部落的首領沒有坐以待斃,他做出一個違背祖製的重大決定。

野利禿戈納囉率領河人部落及依附河人部落的大小三十四部,共計男女丁口三四十餘萬,騎兵五萬騎,牛羊數以百萬頭,南下歸附紮古帝國。

突倫骼自然是對野利禿戈納囉做出的決定震怒不已,趙桔自然是對野利禿戈納囉做出的決定驚喜難平。

於是突倫骼點率十萬鐵騎南下討伐野利禿戈納囉。

於是趙桔以童貫為主將,勝定軍總兵官劉法為副將,統帥勝定、勝捷等軍三十萬眾北上接應野利禿戈納囉。

於是紮古帝國和鐵人帝國為了河人部落,在陰山以南爆發大戰。

這是紮古帝國軍事曆史上不知道第多少次和鐵人帝國的大戰,同樣童貫也記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同鐵人交兵,但卻是童貫打得最暢快的一戰!

紮古軍的長處在於步軍、在於結陣、在於重甲猛士列出一條銅牆鐵壁、在於用步軍組建一道可以移動的鋼鐵城牆!鐵人軍卻是相反,長處是騎兵,優點就是快、狠、煩、粘!鐵人騎兵能把紮古軍步兵圍上數日,但凡露出一點破綻,再多的紮古軍都將屍橫遍野!

而這就是缺乏騎兵的後果。

而這一缺憾被河人補上,紮古軍就完美無瑕了。

陰山之戰,童貫擊敗突倫骼,以八萬士卒的傷亡斬了鐵人三萬騎,換取一場史詩級別的大捷。

趙桔高興是高興,但高興過後趙桔開始考慮怎麼安置南下歸附河人。

是全其種族,留其風俗,統一地點劃地安置?

還是全部打散,編戶齊民,把這三四十萬人口全部消化?

趙桔詢問童貫的意見,童貫則經實地考察深思熟慮後,給趙桔上了份有三千字的奏折。

童貫從五個點來給趙桔分析:第一,帝國缺三四十萬人口嗎?京畿道、河南道、河北道、隴右道、劍南道、山南道、淮南道、黔中道、江南道、嶺南道帝國十道人口有近4億,算上各級貴族的瞞報還有黑戶,總人口可能會有5億多,甚至是6億!

第二,帝國缺騎兵嗎?很缺!因為人口的增長,大量牧場被改建成農莊;又因為經濟的發展,很大一部分國內牧民選擇進入城市定居,改變生活習慣。現在的帝國,不但缺馬,更缺騎卒!甚至到了騎過馬的先進騎兵隊、招募批步卒長期訓練騎術的地步。

第三,野利禿戈納囉是頭一批鐵人境內大部落整體南下歸附的,他的待遇將會決定是否會有更多首領內附。

.............

洋洋灑灑三千字,給趙桔一種宛如醍醐灌頂的暢快,終決定依童貫所奏處置。授野利禿戈納囉為“鎮原大將軍”,將前套地區的豐州和勝州合為草原軍,任野利禿戈納囉為“草原軍節度使”,鎮守二州。而原二州上的天德軍、振武軍、湟塞軍三支部隊和眾多軍寨,或並入草原軍歸野利禿戈納囉節製,或調離駐防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