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 小考(1 / 2)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二月初二,小考如期舉行。

崔瑈抬眼看向堂前,心微微一動。

陳夫子身邊站著兩個臉生的學官,聽介紹還分別是來自國子館和太學,這一場麵她還是頭次見,畢竟國子監七大學館向來是各自為政。

不僅如此,從監考規格也能看出這次小考的非同尋常,僅設二十個考位的靜心堂,卻有三位學官一同監考,大大異於以往。

坐在前排的張靈均和江新成立刻轉頭朝她擠眉弄眼,就連左側的袁怡也悄悄“咦”了聲。

前幾日,崔瑈一直幫著三人溫習功課,到了晚上也把袁怡和張靈均叫到她舍房一起自習。她雖不說原由,但幾人也漸漸回過味來,猜到這場考試定是不一般。

見前邊那兩位有些得意忘形,崔瑈眨眨眼,示意其低調些。

這次考試這般正式,還引得夫子如此在意,她猜想,怕是與那位新祭酒有關,究其原因不外乎新官上任三把火,隻是不知名聲震耳的趙齊光大人,到底是怎麼個燒法。

此刻,其他監生則沒那麼好運,麵麵相覷後,心中無不掀起了驚濤駭浪。

“現在進行的是本年的開學小考,諸生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來,讓學官們好好驗收一二。”

陳夫子沉聲說完,便命兩個書僮將試卷依次發下。

瞬間,靜心堂的監生們一個個如臨大敵,凝神屏氣,迅速進入考試狀態。

一拿到試卷,崔瑈先通覽了一遍卷上的十二道題,裏麵涉及經類、史類和雜類,題目難度與往年相比高了不少,就連出題風格也大不一樣。

雖覺疑惑,不過她很快就摒除雜念,鋪紙提筆開始認真作答。

空氣似綢緞般輕輕承載著微小聲響,細沙在漏瓶中極為舒緩地下墜,時間正一點一滴流逝。

答完卷收好筆,崔瑈抬頭看向計時沙漏,發現時間才過一半,不過她從不曾提早交卷,免得給旁人增添無謂負擔。隻是仔細檢查好幾遍後,神思也終於遊曆起了萬方。

不知淑文姐、霏霏和包打聽答到哪兒了?此卷對於整體監生水平而言偏難了些,淑文姐倒是不用擔心,出不了什麼大差錯,不過另外兩人……

抬頭看向前排,隻見一個左手支頤似在絞盡腦汁,而另一個則抖腿抖得直晃人眼。

——算了,大致過得去就行,畢竟人家有好好努力過了。

反倒是她,因陳夫子格外重視這場小考,前幾日可算是繃緊了心神,罕見熬了幾夜,依著夫子囑咐把所有理學家文集都過了一遍。

不過今日答題下來,隻覺這題目難度也還行,雖然出題風格確實與過去所有考試不太一樣,但並沒有預想中那麼難。

崔瑈自幼習慣想象文字背後的人,從字詞用語和思考進路來勾勒對方的性情、經曆與品味,過去看書時經常邊讀邊提問,若是緊接著就恰好得到著者對她問題的回答,總會莞爾一笑。

似乎就在那一刻,不論是遠隔千山萬水,還是相距千百來年,兩顆靈魂偶然間交彙在一起,這種感覺頗令人著迷。

然而今日的策論和經義,說實話都沒有以往試題出得有水平,題目頗偏頗怪,主要考人識記功夫,實則並未給予作答者多少思辨餘地。

這試卷會不會是那位新祭酒出的呢?若真是他出的……

崔瑈蹙了蹙眉,說不清心底什麼感覺,似乎隱隱有點兒失望,就好像一直仰望的人,原來也不過如此。

如果可以,她倒寧願這題並非趙煜所出。

相比平庸之人被吹得神乎其神登上高位,得以掌控大周未來幾十年國運,她更願趙煜的確如傳聞那般難以企及,這至少能叫千萬讀書人稍覺心安。

如今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真才實學方是士子為學為仕的根基,即便權力時常染指,卻總不能永遠一手遮天,而一旦帝國精英墮落至極,那麼王朝必將失去民心,隻等天命重啟。

曆史始終如此,概莫能外。

這場考試的結束並未讓崔瑈放鬆分毫。翌日,陳夫子便叫她每日午膳後去廣文館東苑廂房自習半個時辰。幾天下來,她已經看了三本未留名的私人抄本,從字跡來看似是出自陳夫子之手,此外夫子還給了她幾份泛黃的試題,而那出題風格竟與上次小考如出一轍!

她隱約猜到,夫子似乎在自己身上壓了重寶,接下來,或許還有更重要的考試等待著她……

突然,幾道笑鬧男聲從南北大道另一頭傳來,聽著極為張揚無忌,崔瑈下意識抬眼望去,目光一滯,一瞬間竟有往回走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