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57章 風月(1 / 2)

數百裏之外的崔瑈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人正以她為餌來謀求趙煜信任。

這幾日她開始反複在想,先生讓他們來縣裏見習的用意究竟是什麼。

前段時間經汪知縣安排,她先在六房裏熟悉了縣衙的辦公架構。那衙門六房正好對應朝廷的吏、戶、禮、兵、邢、工六部,各房置備文書小吏,零零總總相加竟達四十餘人。

別看這些人雖無官身,俸祿也不由朝廷撥款,然而他們多選自當地胥吏世襲之家,與地方大族關係緊密,具備專門才幹並熟知在地情況,一縣之內的大小事務也都經由其手,活雖瑣碎繁多,卻因此俘獲權力。

知縣作為一縣最高長官,直接由吏部選派任命,期滿調任,而一個知縣不論是想在任內有所作為,還是隻求平安度過任期,若無胥吏配合也寸步難行,可謂是“流水的知縣,鐵打的胥吏”。

正因如此,即便汪知縣特意吩咐六房主管好生帶崔瑈熟悉事務,他們雖恭恭敬敬應了下來,可實際上卻隻是做做樣子,隨意拿些陳年案牘給她打發時間。

尤其是吏房和戶房兩大要害之地,更是將一切人事調用與錢糧賦稅之事藏得緊實,話裏話外都嫌崔瑈來這兒不幫忙反添亂。她心知肚明這兩房事務最繁最重,也最易滋生貓膩,那些人不過是擔心外人看出其中門道來。

見幾位主管相互配合防著自己,崔瑈雖覺鬱悶卻也無可奈何,難道還跟小孩兒似的向汪應奎告狀?怕是強龍也壓不了地頭蛇。

在六房裏混了三天日子後,她算是看出來了,再待下去不過是浪費時間,遂向汪知縣提出想跟著三班去看看縣裏的治安和營造情況,汪知縣聽後自是有求必應,立馬安排了人帶她。

今日,崔瑈便打算跟人去城西監督白沙河道疏通工程。

出了衙門往右轉,正經過望春街時,一個青綠釉酒盅遽然從天而降,“啪”的掉落在街道中心,碎片四散飛濺。

路上幾個行人被這動靜猛嚇一跳,回神後不由罵罵咧咧地看向環香閣二樓,然而許久都不見上邊有何動靜。

走在前麵的衙役翟祝喝了一聲,讓前麵那幾人別亂嚷嚷,隨即朝二樓自報了名號,打算把人叫出來管教一番。

崔瑈也跟著抬頭望去,卻隱隱約約聽見一個年輕女子的嬌笑聲,“……胡爺您聽聽下麵那犬吠,別是砸傷了人……”

翟祝臉上有些掛不住,擰了眉正欲再度開口時,幾個身著綾緞長衫的男子各偕女伴嬉笑著走至闌幹前,中間那人正摟著貌美妓子的腰,悠悠向下瞥了眼,見是崔瑈後不禁一怔,很快綻出笑容,忙拱手道歉:“竟是崔小姐,胡某這廂失禮了。”說完緊忙下了樓。

“我說是誰,原來是他,難怪這般做派。”

“狗仗人勢的東西,算了算了……”

周圍人悄聲譏諷,翟祝臉上也一副見怪不怪之色,瞧一旁的崔瑈似是好奇,遂壓低了聲解釋到:“這胡清玄平日張揚無忌,得罪的人不少,無奈此人確實頗得吳王殿下賞識——”

正說著,胡清玄已行至崔瑈跟前,再次躬身賠禮道歉,態度很是誠懇。

“崔小姐可是打算去哪兒逛逛?不知胡某是否有幸能陪侍小姐左右。”

崔瑈見胡清玄眸光奕奕,笑容滿麵,再想起方才那急速變臉,心裏有些好笑,奇怪的是對此倒不覺如何意外。

這是她第二次見胡清玄,上次見還是在那鳴崖山詩會上。

此人乃吳王府的門客,的確頗得王府看重,彼時世子武謙與她聊至一道香方時,曾提及府上山人極擅此術,不僅如此,那人詩文書畫、占卜醫術也皆在行,說完還興致勃勃的將人叫至跟前。

胡清玄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雖年過三十卻駐容有道,瞧著極為年輕,看似守禮周容,又不掩眸中桀驁。

這人也確實有點兒意思,初次見麵,他看向崔瑈的目光裏滿是直白的驚豔,不曾藏掖一分,更難得的是給人觀感不顯猥瑣,倒是個奇人。

委婉謝絕好意後,崔瑈在胡清玄的惋惜中與他就此別過,隻是萬萬沒有想到,很快就再次聽聞此人消息。

翌日上午,一個名叫杜仲的年輕男子衙前擊鼓,狀告胡清玄多次誘|奸其娘子陳蕙。

眾人皆知,這類風月事私下裏多了去了,隻是鬧上公堂的卻少見,然而牽扯這麼個有後台的,想來不過是走個過場……

書吏打著嗬欠鋪平了紙,準備提筆記錄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