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的主體還是個遊牧民族,所以他們的京城並不是隻有一個地方,而是好幾處,隨著四時巡守而移動,其中的上京臨潢府算是最為重要的一處,皇帝隻要不出去,這裏就是他們的生活之所。
自從遼太祖統一契丹,棄了可汗之稱立遼國後,遼國統治者也放棄了住氈房的習慣,學著中原的做法建立城堡居住。
因為設計建築城堡的人都是漢人,所以遼的京城也和中原的建築風格相似。
在遼地,也有許多漢人。
有些是被遼太祖、遼太宗等擄掠過來的漢人後代,還有不少是自願到這邊生活的中原來的漢人。
這些漢人根本沒有離鄉背井的愁苦,都對自己在這邊的生活很滿意,這個發現讓謝漫洛和莊彥、曹崇都很意外。
所以,在這邊生活,莊彥和曹崇也樂意接受。
何況他們的主子現在被大遼奉為聖女,一切最好的東西都率先奉養她,就連皇帝、太後和薩滿巫師見了她都要行禮,就是一國之君也比不上她現在的榮耀和地位。
莊彥和曹崇現在都怕謝漫洛會再起離開的念頭,所以,他們率先和遼國的使者、侍衛們打成一片,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去,想要借此感染自己的主子。
謝漫洛怎能不了解他們的心思,隻是不去拆穿他們而已。
遼國除了冬天冷的不能出門外,其他都還不錯,最起碼她現在沒有要離開的想法,覺得將來就在這裏生活下去應該也不錯。
遼國的皇帝比謝漫洛還小兩歲,身體孱弱,看起來很瘦小,與粗獷的契丹人民一點都不像。這讓謝漫洛想到謝昊,不由得心生好感,對他也多了一份關心。
小皇帝即位還不到三年,由母親攝政。
遼國由八個大部族和一些小部族組成,施政的成效,主要要看八個部族。
有好幾個部族的人都不願意讓這麼瘦弱的小皇帝和一個女人當家,於是聯合起來篡權,被逼宮的小皇帝母子在薩滿巫師的幫助下逃離王宮,最後遇到了謝漫洛,並救下他們。
謝漫洛起初以為他們是被家族兄弟迫害的主家母子,於是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該怎樣擺脫困境。
結果那些辦法被太後迅速用到朝堂上,一下子就擺脫其他部族的束縛,而且反過來挾製住了那些部族頭領,讓他們各自在自己的領地無召不得擅出,更不許他們互相集聚。
而今朝堂安穩,太後和小皇帝也都回到了上京。
離開前,一再請她過去那邊生活,甚至高築梧桐台為她的居所,以示誠意。
他們認為謝漫洛是鳳凰,所以築梧桐台為其相配。
梧桐台是什麼樣子的?上京又是什麼樣子的?謝漫洛都很感興趣。
若真的不錯,不如就長期留在這邊算了。
可是遼國和天朝不是很和睦,自己留在這邊的話,會不會被安吉視為敵人?
謝漫洛笑了笑,沒有繼續想下去。
雖然應該離開快一年了,但是她對趙若飛的思念並沒有減少,不管什麼事情都能最後想到與他有關的方麵去。
原本以為自己離的越遠,心也會越來越遠,可惜她並沒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