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上玉蝶,趙若飛必須出席,臨走的時候一再叮囑微風和細雨,務必要看好謝漫洛母子,又讓暗二和謝昊必須在寢殿旁邊的偏殿隨時聽候召喚,他沒有回來之前哪裏都不可以去。
寶寶要大張旗鼓上玉蝶的事,宰相等重臣都極為激動,覺得太宗重要做對了一件大好事。
這兩年時間,太宗收回了趙若飛的大部分權利,還大力扶植皇後母子,雖然有趙若飛的告誡,大家不敢露出一絲反抗,但是心底裏到底還是對太宗有了諸多不滿,隻是沒有爆發而已。
如今見太宗這麼重視明王的兒子,表示出沒有換皇儲的想法,大家心裏都鬆了一口氣。
在大部分朝臣的心目中,這個國朝可以沒有太宗,卻不能沒有明王。所以,對明王好的事情,他們才會覺得對國朝有利。
而且這個新生兒還是明宗的血脈後裔,是金鞭主人安寧長公主的嫡長子,自然就該享尊貴無比的身份。
大家從其他小道消息上聽說了這個孩子天生不凡,所以太宗才會亟不可待去太廟告知太祖和其他列位先祖的。
不管怎樣,隻要結果是好的就行!朝中的大部分文成武將難得地統一了思想認識,都對這個小王子抱有深深的期待。
不過,朝廷上也有不和諧的聲音出來。
皇後不但讓自己母家和趙若亨妻妾母家一起出麵反對給寶寶賜“睿”字封號,還收買了一位禦史特意上書陳述此事,說是給一個初生兒如此重恩,有違祖製,恐貽笑後世,此外還不忘為趙若亨鳴不平,說他居然還低侄兒一級。
宰相宋桐都氣笑了,也不顧自己是宰執之重,親自駁斥了那個禦史。
“小郡王真要是遵從祖製的話,他出生後就是王爺之高位,而不是現在的稱為睿郡王,享親王爵祿了。
太祖有明令,護國大長公主之子女蔭其爵,降半級襲之,其後輩以此類推,降半級襲其父或其母爵位。
護國大長公主享雙親王爵,安寧公主按例即當享開國親王同等爵祿,爾後陛下感念安寧公主回歸,降恩加封安寧公主為長公主,爵祿自當上提一級,隻因提無所提,也就隻能平了護國大長公主之爵祿,算是升了半級。
按例來說,安寧長公主所生之長子降半級襲爵,當享開國親王爵祿。隻是如此一來,就與明王殿下同一級爵祿了,所以大家才有意從普通公主爵祿降級來算,稱小親王為小郡王,實則宗人府那邊核準後,還是要按開國親王爵祿發放的,要不然就有違太祖之令了。
至於和郡王比侄兒爵位低,那是應當,一個為君嗣,一個為臣,難道臣還能越過君去,這不是僭越嗎?
再說睿郡王極有可能是下一任的金鞭之主,出生即有督政之責,除了當今陛下和安寧長公主,誰還能越過他去?”
宋桐的話震耳發聵,讓那個禦史羞愧的恨不得鑽進地洞裏去,後悔自己因為貪圖皇後那邊許的好處,成了真正貽笑大方的人。
其他幾個有疑惑的人這會都慶幸自己沒有出頭,要不然就真的要被同僚鄙視和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