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一百零二章 責任與擔當(1 / 2)

帶著濃濃的自信,葉丹崇在大殿裏來回踱著步子,低頭思索了半晌,抬頭道:“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追思人生的意義。佛言眾生生來皆苦,人生兩端,我們通常看不到自己的開始和結束,善緣孽緣,因果循環,勸一人放下屠刀而尋善,此乃大公德,所以佛家皆以普度眾生為通往極樂之道。道家講究追尋天道,返樸自然,遙想莊周夢蝶的灑脫,老子騎青牛過古道的悠然,驀然回首,卻見生命的美好。那份魚翔淺底的空靈,蝶舞花叢的自由,恰是道家所追尋的極致。”

李墨玉幾人皆為動容,此子不僅言之有物,而且通覽古今,熟稔佛道諸家,果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從佛家和道家追尋的目標入手,引人深思,讓每個人情不自禁的心馳神往,卻又不禁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我追尋的目標又是什麼呢?

葉丹崇頓了一頓,笑道:“人乃是萬物之靈,和野獸隻因本性而行不同,人有思想,所以才有了善惡美醜之分,才有了改變自然之道。所以每個人從降臨於世而始,身上便多了一份責任。隻是有的人能看清自己的責任,因而發憤圖強,或修身或治國,待到功成名就之時回首往昔,心中再無遺憾,這便是他們人生的意義。所以在下認為,人生的意義其一在於擔當。”

“當然,每個人生來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擔當自然也不盡相同。有人征戰沙場,有人田耕紡織,各司其職,才構成了這天下的萬般色彩。”葉丹崇繼續說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無需抱有執念,對自己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過分執著。比如目不識丁的農戶誌在登朝拜相,若是執著與此,待到白發蒼蒼時唯剩空悲切。隻要悟透自己的擔當,三千世界,人才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拾起自己的抱負,此乃真英雄。哎,人生如畫,遙看滿山楓葉紅,不若獨賞**花。”

聶冠中幾人聽完之後大喜,眉宇間掩飾不住的一股得意,對葉丹崇的成長深感欣慰。

他們都知道葉丹崇雖然看似謙和,卻不知道此子心性之高。

從進入城南書院開始,他才子的光芒便被更為耀眼的李青風完全掩蓋,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帶著一個“城南書院第二”的名號。雖說文無第一,但對一個向來要強的人來說,“第二”無疑是種莫大的諷刺。

如今李青風已然進入國子監,他已然穩坐城南書院頭把交椅,卻仍心中不甘,每每散學無人之時,聶冠中總能看到他獨自讀書的場景。對於這樣既有天分又肯努力地人,城南書院的人毫不懷疑假以時日,葉丹崇必定會一飛衝天,躋身頂尖才子的行列,隻是想不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憑葉丹崇今日的言論,怕是李青風親來也不過如此了吧?

葉丹崇沉默片刻,道:“擔當乃是其一,隻是作為人應盡的本分而已。想要實現人生價值,更重要的是追求。人存於世,若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沒有思想僅為生存,便感受不到真正的滿足。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唯有追求生命的意義,才不會覺得虛度了年華,才會有改變這個世界的勇氣和信心。古人雲君子當誌存高遠,我大唐如今的盛世,不恰是一代代胸懷遠大誌向的有誌之士不懈追求所換來的麼?人生百年匆匆,評價一個人的成就,並非看你得到了什麼,而是看你留下了什麼。今天我等的追求,或許就會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萬裏河山的大唐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