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第四百零一章 阿裏的試探 (第二更)(1 / 2)

狄馬城分為三環,外環賣貨,中環賣人。不過常年往來於此的人都知道,想要買到真正的好東西,還要到最內環才行。

在金屬匱乏的西域,哪裏能夠買到鋒利的刀和劍?哪裏有最甘醇的美酒?哪裏有最窈窕動人的美人兒?哪裏有大唐上好的瓷器和茶葉?哪裏有健碩的馬匹?

答案就是狄馬城的最內環。

狄馬城之所以名聲在外,可以說和內環有著不可分割的重要關係。當然,沒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根本沒有進入到這裏的資格。買家如此,賣家也是如此。

幸運的是,阿裏的店麵就在最內環。

能夠從狄馬城邊緣的地攤,做到內環擁有獨立氈包的豪客,阿裏的發家史早已被無數人奉為傳奇。但是期間的心酸和艱苦,隻有他自己才知道。

“很多人都以為我走運,其實他們把成功想象的太簡單了。我之所以不遠千裏冒著生命危險去到大唐,是因為我所購買的這些東西,都是對貴人投其所好。”阿裏對唐安一邊介紹狄馬城的情況,一邊傾訴自己的成功經曆。

唐安好奇道:“大唐的東西,在西域居然這麼受歡迎?”

阿裏笑道:“為什麼唐人對夏國人格外排斥?常年侵擾邊關隻是一方麵,從骨子裏說,唐人都有著高高在上的心理。這種難以根除的優越感並非沒有道理,他們有著悠久的曆史,懂得禮儀尊卑。他們把夏人稱為‘胡子’,在他們看來,這些人茹毛飲血,不堪教化,這一點夏國人心知肚明。和唐人比起來,他們的確既落後又野蠻,其實說到底,他們骨子裏是自卑的。”

唐安第一次傾聽一個夏人推心置腹地說出心裏話,心中湧起不一樣的一番感受。的確,大唐作用萬裏山河,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文化的傳承和衍生從來沒有停止過。哪怕一個山野村夫,也懂得禮讓問好,告訴子孫後代行善積德,這就是文化的體現。

反觀夏國人,有今天沒明天的生活,讓他們時時刻刻充滿了危機感,一切都是利益驅使,活下去成了他們唯一的理念。任何禮教在他們看來都是多餘的東西,手中的刀才是他們信心的來源。

唐安了然地點點頭:“和唐人比起來,他們的確應該感到自卑。但是,對於美好事物的向往,卻是人們共同的追求。他們對茶葉絲綢的推崇,其實是對唐人文化的一種模仿,也是彰顯自己身份和品味的手段。”

阿裏滿臉“虔誠”,撫胸道:“尊貴的大人,當我和其他人說這番話的時候,他們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唯獨您做到了。如果不是一路走來和您相熟,阿裏一定會以為您是長生天派來的天使。”

阿裏的馬屁總是這般無孔不入,又自然圓潤,讓唐大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

羞澀一笑,唐安擺手道:“我這個人一向低調慣了,這樣歌功頌德的話切不可再說。”

阿裏眼珠子一轉,笑道:“所有大唐人的優良品質,都在您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

唐安聽完這話,忽然臉色一寒,裝作不經意道:“阿裏,我一直以為你是個聰明人。聰明人說話做事,都要講一個分寸,若是打探太多自己不該知道的東西,或許會帶來難以承受的災難。我這麼說,你能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