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曾經名為“尼丘山”,傳聞是孔子的出生地。但因孔子名“丘”,為避聖人名諱,所以後來改名為尼山。
尼山不算太高,可是借了孔聖人的大名,在齊國卻是聞名遐邇。山上最有名的兩個景點,一乃夫子洞,二乃觀川亭。觀川亭就在夫子坡上,而辯才會也即將在那裏召開。
天空陰沉,瀝瀝落著的小雨打濕了春泥,滋潤了枯樹。
隔著雨簾,可以清楚地看到山腳下一隊人馬正遠遠而來。一隻鳥兒撲打著翅膀飛了過去,落在丹紅色的車頂左右望望,忽然抖了抖頭上的雨水,又張開翅膀飛走了。
車簾隔絕了雨幕,兩扇窗簾用鉤子掛在了車板上,讓車廂裏不再是漆黑一片。可車裏的兩個人卻無意欣賞尼山的雨中春景,而是並排坐在後座上。
柔軟的後座可以容納三人並排而坐。最左邊的位置始終空著,穿著一身灰色管事服的唐安坐在中間,和一襲白衣的慕絨緊緊靠在一起,仿佛根本不知道男女之防是什麼東西。
認識慕絨的時間不短了,但唐安好像之前從沒把她當成女人看待。這倒不能怪唐安有眼無珠——有那個女人整天板著一張臭臉,就好像冰塊一樣,而且說話一向不超過五個字,一言不合心意便把人一掌打飛?
她不是女人,而是從大雪山下來的土包子,霸氣又有脾氣的女霸王。
可是漸漸地,那個女霸王好像改了脾氣,自己敬而遠之的心態也慢慢發生了變化。
是西域千裏之行的不離不棄麼?在胡子的重重包圍下,隨時可以一走了之的她寸步不離地守在自己身邊,沒有一句怨言。
是狄馬城雁回樓的舍命相互麼?麵對暴戾到失去理智的大長老,她違背了“隻擋一招”的承諾,拚盡全力纏住大長老,為唐安布局爭取了寶貴時間,可自己卻身受重傷。
是汴京城裏為了找尋自己而陷入封魔的瘋狂麼?她白衣染血,黑發飛揚,再也沒了仙子的超然,而是宛如從阿鼻地獄走出來的厲鬼。
唐安身死,她甘願入魔!
有些人不善言辭,不會表達自己內心澎湃的感情,隻會將對一個人的好化作行動,哪怕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慕絨顯然就是這種人。
她的不離不棄,她的舍命相護,她的甘願入魔,都在唐安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時間就是陽光和土壤,讓這顆種子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發芽。
心理有了萌芽,一切就好辦了。以唐大人有殺錯無放過的性子,從眼前飛過去一隻蚊子都要抓住看看是公是母,不要說一個活生生的人了。
更何況,脫掉霸道外衣的慕絨,其實真的很動人。
她有一雙慵懶而無神的眸子,每個男人都想用自己在她瞳孔中的倒影,讓她的眼神煥發出一絲光彩,那將是作為男人的最大成就。
她有著尖尖的瓜子臉,吹彈可破的肌膚白皙光滑,就像是大雪山之巔的雪。
她的唇色很淡,是那種很美的淺粉色。上下兩片唇並在一起,形成一個“一”字。毫無疑問,唐安很想讓“一”變一變形狀,讓她的兩片唇嘟起來,送給自己一個心甘情願的吻。
可是唐安還不敢吻。
若是換做其他女人,厚顏無恥的強吻過後,唐大人打開耍賴說這是自己家鄉的習俗,其實就和握手一樣。但若那女子是慕絨的話……他很難想象仙子姐姐一掌下去,自己撞破厚厚的車板狼狽地甩出去後,自己怎麼在一幫小弟麵前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