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十七章 玄清道長(1 / 2)

半日後,王朔控製著飛舟到了豐隆縣上空,看這豐隆縣占地不大,此時縣城內人跡也稀少,便控製飛舟直接降落在了縣衙門口。

而一名衙役看見麵前的飛舟,早已跑入了縣衙之內,邊跑邊喊,“仙人來了,仙人來了。”

收起飛舟放入儲物袋之中,王朔三人站在門口打量起了這豐隆縣衙,隻見是一個極大的宅院,兩扇紅漆大門打開,掛著金燦燦的門環。

門前左側一張伸冤鼓,門口則有著十個特別高的台階,站在台階上向下望著都是俯視,而台階上有兩個一人多高的石獅子,猙獰之極,威風凜凜。

這縣衙比府衙還氣派啊,這縣令看來挺有能耐哈。

正想著,隻見碩大的豐隆縣令丁謀一路小跑出來,邊跑邊顫,整個地麵都有些搖晃的感覺,此時的他一臉的興奮和熱情,臉上的肥肉也在抖動著,他高興啊,救星來了。

到了三人麵前,見是三名少年,心下咯噔一聲,但麵色不改。

滿臉堆笑道:“三位仙長真是仙風道骨,少年英傑啊,這一次來本縣解決妖魔之患,本縣替縣上所有的百姓,感謝三位仙長了。”

在誇讚著幾人的同時,這丁縣令在心中暗暗嘀咕,這幾位修仙者如此年輕,不知實力如何,能不能鬥得過妖魔?

方運二人道了聲:“縣令大人客氣了。”便不再言語。

王朔卻是未答話,看這縣令的體型和這縣衙的氣派程度,也知道這是一個怎麼樣的父母官,前世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公仆,此時又是一個三觀正直的修仙青年,最看不慣的就是這種人。(鄭天逸∶“你是不是對我們胖子有什麼誤會?”)

因在門口,幾人也就未曾多寒暄,二縣令也看出來了三人不愛搭理她,隨即便領著王朔三人往縣衙內走去。

到了前廳三人看見一個仙風道骨的道人,這道人六、七十的樣子,須發皆白,手中拿著拂塵,背上掛著寶劍,端的是一副前世影視劇裏純陽道人呂洞賓的既視感。三人看著他,心中暗道,賣相不差啊,可惜,就是這實力有些差了,這道人是蛻凡三重氣海境的修為,比起鄭天逸二人都差得遠了。

隻聽丁縣令說道:“三位小仙長,這位仙長是隔壁靈江縣清河觀的觀主,法號喚做玄清。”

三人點點頭,雖然知道這道人實力不怎麼樣,但也不會表現出來,隻是打了個哈哈:“原來是玄清觀主,久仰久仰,見過前輩。”

玄清道長見三人主動向自己開口,稱自己為前輩,心中也是一喜,看著鄭天逸開口道:“不知三位小友是何方修士啊?”

鄭天逸說道:“我們師兄弟三人乃是北鬥仙宗的弟子。”

玄清道長一聽,麵色立即一變:“原來是名門大派出身啊,如此小小年紀就出來降妖除魔,可要小心才是啊。”

心中卻道,所謂的名門正派,仙道大宗,全都是臭狗屎。

原來,這玄清道長隻是一介散修,靠著不知從哪得來的功法,修到了蛻凡三層,想入宗門而不得,屢屢碰壁,在大禹境內漂泊多年,最後無奈在靈江縣立下了清河觀,結束了漂泊生活。

修仙界的散修對待宗門有兩種態度,一種就是溜須拍馬討好奉承,對進入宗門抱有期望。另一種就是這玄清觀主的態度,反感厭惡,這也就是多年入不了宗門的負麵情緒積壓所致。

他之所以敢這麼說,還是因為在各個宗門,在外行走斬妖除魔的,一般能被世人碰到的,大多都是普通弟子。

因為普通弟子,在門派裏因為得不到好的修行功法和資源,經常需要做任務,實力自然不會太強,一般都是蛻凡二三重的樣子。

也正是如此,這清河觀觀主玄清道長才敢對三人如此說話,自然是不會認為碰到的三人是北鬥仙宗的親傳弟子。

而這玄清觀主說話也沒有譏諷和嘲笑,因此王朔三人也沒有太大的感覺,而且自己等人好歹也是六大宗派的出身,自然也要有些大宗弟子的氣度,再加上他這年紀比他們爹都大,作為幾名尊老愛幼的修仙好青年,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

當然,主要也是這玄清道人說話不過分,畢竟活了這麼些年,見過太多口角之爭引起的殺戮,而且這大宗門之所以是大宗門,也不是靠什麼以德服人做到的,但凡有些名聲的宗門,那都是靠不停的殺戳才闖下了這諾大的名頭,這宗門的崛起都伴隨著累累白骨和滔天血海,更別說這六大仙宗了,因此他也不敢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