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仙宗地處滄州雲河府陽穀縣。
而這陽穀縣城地處北鬥仙宗山腳,因此城內民眾甚多,是大禹王朝有數的大縣,此地縣令的官職也相當於其他郡府的郡守。
不過,雖然官職大,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想來做著陽穀縣的縣令。
沒錯看上去權力大,是一縣之長,可這陽穀縣距離北鬥仙宗著實是太近了,再加上此地的民眾或多或少都有些親人朋友在北鬥仙宗。
所以,這陽穀縣的縣令著實是一門苦差事,大多來這裏做縣令的,不是得罪了人就是站錯了隊的。
不過,雖然這縣令不好當,但是這陽穀縣的縣城卻是十分的繁華,整個縣城占地麵積比一般的府城還大,快要比得上州城了。
整個縣城內的各種商鋪酒店什麼的更是多不勝數,再加上走街串巷的小販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使得整個縣城十分的熱鬧。
而且這種毗鄰仙宗大派的地方,雖然官員們不好為官施政,但對百姓來說,名門大派對門人弟子都約束極嚴,各種各樣的門規也是多不勝數,因此很少有擾民之事發生,而且妖魔也不敢到此處來,算是相當不錯的安居之所。
在陽穀縣的西北處,有家名為“陽穀酒家“的酒肆,這陽穀酒家以賣酒為生,主營的全是各種酒水,但最多的還是平常的酒水,主要是供給城裏的百姓等普通人家。
這陽穀酒家最好最出名的酒乃是陽穀酒、竹葉青和透瓶香三種,這三種酒入口香醇,餘味綿長,但其中有有少許的區別。
“掌櫃的,給我賴二百斤陽穀酒、二百斤竹葉青和二百斤透瓶香,再來三百斤二鍋頭。”此時一名少年站在陽穀酒家的櫃台處,對著那上了年紀的酒店掌櫃說道。
這少年足足要了九百斤的酒,著實讓後麵排隊打酒的人吃了一驚,這一開口就是九百斤,這少年是酒桶嗎?此時說酒鬼都有些不太恰當了!
那掌櫃的倒是認得,知道這少年是北鬥仙宗的弟子,來這裏買過幾次酒,今次應當是難得來一趟,所以便多打些了,因此也不詫異,開口道:“好嘞。”
隨後接過少年遞過來的一隻精致小巧的酒葫蘆,從他打開的葫蘆口開始往裏裝起酒來。
他們生活在北鬥仙宗腳下,對修仙者這些奇特的本事也是屢見不怪了,就一個葫蘆打幾百斤酒水而已,很奇怪嗎?
王朔站在櫃台前等著。
沒錯,這少年正是王朔,前次去方運二人那沒搜刮到多少,這幾日沒酒了,便下山來打酒了。
修仙者們畢竟是凡人修煉而來,因此並不禁酒食,但是終究是以修道為主,而且也要顧忌些名聲,因此各宗各派在宗門並沒有設置酒樓啥的,想要喝酒吃美食隻能自己下山去。
而下一次山也不容易,手續繁雜,對普通弟子來說,靠著腳力路途也遠,因此下倆一次就得多搞一些回去。
好在王朔現在有了清靈葫蘆,一次裝個上千斤應該也不成問題,在加上這酒在葫蘆裏時間越長,味道也更好,因此便多打了許多。
此時王朔還在念叨著,“待會還得去買些食物,堆在儲物戒指裏。”
這儲物戒指空間極大,自己用了也隻有小部分,其他的還是暫時儲存食物吧,搞個幾百斤存著,反正有保鮮功能,放進去啥樣取出來還啥樣,溫度都不會溢散。
而在王朔站在櫃台旁等著的時候,門外的街道上,有著兩個中年男子走了過來。
這兩個中年男子,皆是四十歲左右的樣子,高鼻深目,有點像前世西域人的樣子,身穿長袍,手中皆是握著一把長劍,正在疾步向就店內而來。
這二人走過街道是,周圍的眾人的匆忙躲避,視四周頓時空出了許多,就是流水遇到河床裏突出的石頭,向兩旁分開一般,顯然這二人在陽穀縣境內已經聲名在外,而且不是什麼好名聲。
“那是玄冥二老。”
“對啊,聽說是涼州來的,二人實力皆是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