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287 盤龍江(1 / 2)

測繪水底地形和水深是海員的初級培訓課內容,在李三多的帶領下,大家很快都能上道。

這條河是小河,河口區域也不大,大家一大早登上小艇出發,船上的人不斷用鉛錘測量水深,再記錄,然後折返河口,再沿海岸線向東西兩邊測繪地形和水深,終於,他們在地圖標注的位置附近,找到了那個可以建設深水港碼頭的地點。

曹麗梅說的不錯,如果這裏有一個簡易的碼頭,完全可以停靠驕傲號級別的船舶。

然而這個所謂的深水港,也僅僅是驕傲號這種級別的船能靠進的小海灣,顯然妮可號是不可能靠近的——除非建設深入海水更長的棧橋碼頭。

大家用了一個上午就完成了所有測繪工作,隨後的任務是完成沿河深入內陸的勘察,接著將去島嶼的東部和南部沿海,那裏有狹長的白色沙灘。

根據舊世界的地質資料,沙灘上的砂礦資源是今後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的原料保障----至少在建設初期是這樣。

午餐後一個小時,由李三多和朱北國分別擔任正副組長,帶著十四個學員再次登上了四條救生艇。

盡管天氣炎熱,但每個人都裹得嚴嚴實實的,腳上穿的是厚底牛皮鞋,頭上戴著的是全封閉的摩托車安全頭盔,腰裏紮著武裝帶,所有人的背上都斜挎著一支AK47,武裝帶上還別著一支科爾特蟒蛇****。

他們先是劃著小艇小心翼翼地向著河口魚貫而入。因為河口區域在上午已經勘測過了,因此這一路還算順利,這裏的河麵很平緩,如果不仔細觀察,幾乎看不到河水流動的跡象。

救生艇小隊沿著這條河深入島嶼內陸兩公裏後才返回。小河兩岸的紅樹林很茂密,樹上有不少海鳥巢穴,鳥叫蟲鳴聲中,偶爾有一條兩條鱷魚被驚動了起來,披著鱗甲的身軀在陽光下閃耀著,然後搖擺著在岸邊攪起一片混濁的水花。

然而此時小艇上的人們很冷靜,以他們的經曆,對此現象早已經熟視無睹了。

這天下午,本廷克島東側那片平滑幹淨的白色沙灘上,終於印上了幾排勘探隊大頭皮靴的鞋印。

事實證明,妮可和安娜提供的島嶼資料很準確,這個島也是一個無人的荒島,島上地勢非常平緩,天氣好的話,站在在驕傲號的瞭望台上,拿著望遠鏡,幾乎可以把整個島嶼一眼看盡。

島上白色的沙灘、淺淺一線的紅樹林和內陸稀樹草原的植被,讓這個不到兩百平方公裏的小島看起來很漂亮,當然,也很荒涼。

顯然,這個島嶼的生物資源不足以養活一個靠采集和狩獵為生的部落。

這裏距離最近的大陸尚有近三十公裏的路程,所以部落眾劃著獨木舟來這裏采集是得不償失的,還不如就近在大陸沿海采集狩獵來得方便。

這天的勘探活動搞得很仔細,朱北國帶著一隊人沿著海岸一路采集礦砂樣本,這是是曹麗梅再三交待的事情,朱北國是不會怠慢的。

勘探隊沿著海岸線從北向南走了十幾公裏,到了下午太陽落山時間,終於完成了所有的勘測回到了船上。

星期四晚上,海麵上突然狂風大作,經驗豐富的顧船長立刻指揮船員拔錨啟航,繞道向西航行了五十公裏,在本廷克島的西南角外的一處小島邊停靠。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很英明,當夜,一場颶風橫掃本廷克島東部,遠方的閃電照亮了夜空,隆隆的雷聲整夜不停……

一六五七年一月二十六日,星期五,早上八點,驕傲號終於抵達了卡奔塔利亞灣的底部,也是澳洲大陸的箱型海灣的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