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說網www.7kankan.com)乾隆沒有到處嚷嚷要給蘭格格挑選額附,但後宮裏是不存在秘密的。去看看小說網www.7kaNKan.com。蘭格格到了待嫁的年紀,那天皇後把給蘭格格招婿的事說了出來,馬上整個後宮就傳開了,大家都在盤算著利弊。
蘭格格本名蘭馨,她的親生阿瑪齊王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蒙古王爺,可惜沙場之中刀劍無情,齊王在一次平亂中時為國捐軀,他的福晉與他伉儷情深,一時想不開就跟著去了,留下年幼的蘭馨。
女兒不能繼承爵位,乾隆便從齊王的親族中過繼了一個男子襲爵,為了表率朝廷對忠烈之後的照顧而將蘭馨接入宮中,此時太後的身邊已經養有和蘭馨身世相似的晴兒。恰逢那拉皇後親生的五格格夭折,那時的乾隆不像後期那麼抽,所以把蘭馨養在皇後名下,以轉移皇後的悲慟。
蘭馨長相甜美,性格嬌憨,甚得帝後的歡心,不出意外的話她的品級應該是和碩公主,帝後給她準備的嫁妝肯定不會少,又深得帝寵。隻要娶到她,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因此,很多有適齡未婚兒子的人家都盯著蘭馨,在皇後麵前說盡好話,同時也叮囑兒子這段時間一定要在皇帝麵前好好表現,力爭將蘭格格娶回家!
相比之下,十二阿哥永璂的婚事就顯得尷尬了。
永璂是皇後嫡子,卻不是最受寵的兒子,雖說滿人入關以來受漢人的文化影響很深,但清朝曆代皇帝的繼承人並不局限於嫡子,凡是皇子,不分嫡出庶出,都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清朝不興明旨立太子,畢竟皇帝才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軍權政權牢牢抓緊在資格手心裏,一旦立了誰誰誰做太子,等於是告訴別人“我那一個兒子是優質潛力股,投資他準沒錯”,那樣權利就會被太子分了去。旁的不說,太子身邊的人肯定天天燒香拜佛盼著皇帝趕緊領便當,他們好捧主子上位,自己也能體驗一回位極人臣的優越感。
如果皇帝立了太子然後立刻玩完,那種情況最理想,大家沒衝突。可萬一碰上像康師傅那樣健康長壽的皇帝,也怪不得人家太子著急,自己都快步入中年邁向老年了,家裏的老爺子還兩腿有力能跑能跳,這太子當得比白開水還沒意思,索性篡位算了!
皇家無親情,不管往昔多美好,那也隻適合用於追憶,一旦涉及到自身的重大利益,父子矛盾也越發不可調和。老康晚年就險些被自己的兒子給氣死,好在他老人家老當益壯,緩過一口氣之後終於想出了秘密立儲的辦法來確保政權的和平交接。
眼下乾隆正看五阿哥永琪順眼,而且心眼也偏得很,對其他兒子根本不管不顧,五阿哥儼然就是一個隱形太子,指不定哪天就悄悄把五阿哥的名字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後麵,將來五阿哥登基,十二阿哥的嫡子身份反而尷尬。
那些王公重臣們都提著心掂量,他們其實很看不上五阿哥,成天跟兩個包衣奴才稱兄道弟,不親嫡母生母,反而跟包衣出身的年輕庶母親近得很,文武雙全那是誇出來的!比如去木蘭行獵,不但眼睛有問題把人看成鹿,一箭射過去居然沒能將那隻白癡鳥射死,這種身手將來有朝一日輪到他上戰場也是拖累別人的命!
偏偏永琪又是個眼高於頂的,跟著他身邊的福爾康福爾泰居然也敢拿鼻孔看皇室宗親,不想想他們那都是什麼身份,光頭阿哥和兩個包衣奴才而已!叔叔可以忍,嬸嬸也忍不下去啦!!
自從小燕子那隻鳥飛進宮之後,五阿哥的行為更加匪夷所思,光天化日孤男寡女地關在漱芳齋裏閉緊門窗老半天,還把伺候的人都趕到門外。密謀也不用這麼“密”吧,簡直此地無銀三百兩,讓人嗅到其中“**”的濃濃JQ味道。無恥至極!
不僅如此,他不稱皇後為“皇額娘”,張口閉口就是“惡毒的皇後”,多次在公眾場合明目張膽辱罵一國之母,天天往延禧宮跑,卻從來不去向皇後和愉妃請安,前些時候還氣暈了愉妃,他那段叉燒宣言以星星燎原之勢傳出景陽宮,傳遍整個紫禁城,稍微有頭臉的人家都拿著這事做自家育兒的反麵教材,活生生的叉燒啊,養著浪費國家資源真不如烤了吃回肚子裏!
讓這樣的人當皇帝,大清沒有未來啊!
遺憾的是老乾活著的兒子太少了,在永璉永琮死後他基本放棄了“立嫡”的念頭,而後他的原配妻子孝賢皇後也死了,繼後那拉皇後又不得他的心意,再加上他自己年事已高,隻好把目光放在適齡的庶子身上,初步選定喜歡像孔雀一樣表現自己的永琪。沒辦法,中年的老乾有老花眼,看不見其他兒子的藏拙,誰最張揚就選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