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27章 第二十五章(1 / 3)

稷下學宮的內殿之中,一位絕塵的男子正為眾人撫琴。隻見他,從容不迫,用他的手指撥弄著七弦古琴,彈出一曲婉轉的琴聲。這琴聲猶如山間泉水,空靈且動聽;又如花間的清香,沁人心脾。

一回合後,琴聲再次響起,抑揚頓挫,卻不失柔美和恬靜,讓人在滿心浮華之際,又感受到了舒適與安逸。

二回合後,一曲終了,琴聲延綿不絕,像是向你訴說心底的秘密。

那悠揚的琴聲,有著獨有的中正平和的基調,配以撫琴人那端正的身姿,整個場景猶如仙境。那曠古的基調,回蕩於稷下學宮的內殿之中,為你講述遙遠的傳說。

而這撫琴之人,正是遠近聞名的齊國二公子季禮。此番他作為往屆求學者的代表,在稷下學宮內展示著自己傑出的技藝。他的琴聲,拉開了稷下學宮學習的序幕。在本應祥和的氛圍下,場下的人卻各懷鬼胎。

大家看似是真心來稷下學宮找韓娥大師學藝,不過許多人實則是帶著自己的目的,才來到稷下學宮的。

從他們的話語與表情之中,可以讀出他們來自心底的憤懣之情,他們嫉妒季禮的才能,同時他們各自之間由於國與國的世仇,恩怨交加。表麵和諧的畫麵,實則不然,眾人都在忍著自己心底對仇家的怨恨,伺機而動。

比如趙國公子雲逸和秦國公子贏皎,兩人之間互相看不對眼。

相傳在秦趙兩國的曆史上,兩國曾發生過著名的長平之戰。最終的結果,便是使得趙國幾萬的士兵,被秦國的軍隊活埋了。此戰之後,趙國的君主教導子孫,凡是遇到秦國子弟,皆不用以好臉色對之。

那日,當雲逸發現贏皎也通過了稷下學宮的考核,他的言語之中充滿了鄙夷之情。隻聽得他對贏皎說道:“豎子難堪大勇!”而脾氣性格皆極其火爆的贏皎,聽著雲逸,自然也是氣不打一處來,他揪著雲逸的衣襟,威脅他道:“你有本事保證自己可以順利學會韓娥大師全部的技藝,否則我定會保證你丟盡趙國的臉之後,方能回到趙國。”

自兩人如針尖對麥芒,互相爭論過以後,他們在今日,為了掩飾心底真實的反應,便都站得離對方很遠。

另外還有中山國的牟笛,他代表中山國,第一次來到了稷下學宮。

作為中山國的子弟,他對於齊國之人心裏是仇恨的。

據傳言,中山國是中原各國一直以來所要防禦的外族。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山國逐漸發展成一個部落聯盟製的國家,對中原各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原本照著中山國發展的趨勢,是極有可能滅掉各國的。幸好有齊國先祖的力挽狂瀾,才挽救了近乎要滅亡的周邊小國。不過自那戰之後,中山國損失慘重。中山國的國人都把這次災禍怪罪到了齊國人的身上。

為了不再引起周邊國家的注意,中山國便從那以後暫時消失在了諸侯國的視線之中。而此番牟笛能來到稷下學宮,起初是有嚇到韓娥大師的。

愛徒心切的韓娥大師,由於害怕牟笛會對季禮不利,曾經也動過不錄取牟笛的想法。可是季禮卻對韓娥大師說道:“前輩,您不需要為我如此。中山國公子技法卓越,自是當世奇才。他若能好好學藝,定能有所成就,您就把他留在稷下學宮吧。”

“晚輩知道您擔心晚輩的安全,您放心吧,晚輩會當心的。”

“你啊,你啊。堂堂的齊國二公子,做起事來,卻總是心軟。好吧,我答應你了。切記勿要與此人交集過深,以免自身有所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