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31章 穀之來訪,欲戰韓娥(1 / 3)

孔子曾言之:“《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韶》樂相傳為舜帝在位時的樂舞,據說可以使鳳凰來儀,百獸率舞。此樂歌頌了和平的功德,盡善盡美,代表了殿堂級雅樂的標準。在這一領域代表性的人物,以蒼海、如玥、韓娥為主。而《武》樂,讚頌了武王伐紂的功德,雖然也是禮樂文化的一種,卻有炫耀武力的成分在,是故孔子評價雖盡美卻非盡善也。在這一領域代表性的人物,則以沈古之為主。

自沈穀之出師以來,因其樂曲的獨特,被世人以鬼音稱之。多年以來,禮樂流派私底下也在暗自較量著。

沈穀之除了他的樂曲獨特之外,他的性格也有些固執。他固執地覺得韓娥大師是當世他最為強勁的對手,是以多年以來,他多番來到稷下學宮找韓娥大師挑戰。隻不過每每他要勝過韓娥的那一刻,卻總是棋差一招,遺憾地離開稷下學宮。

----------------------------------------------------------------------------------

----------------------------------------------------------------------------------

這一年,又到了稷下學宮開放禮樂講堂的時刻。常年待在山穀之中的沈穀之,從門生當中得知消息之後,他當即便決定給韓娥大師遞交了拜帖。

常年向韓娥調戰的沈穀之,說話的態度也慢慢地從剛開始的傲慢無禮,漸漸變得柔和平緩了起來。在沈穀之的心中,他十分重視韓娥這個對手。在如今大環境逐漸沒落的情況下,能有同韓娥對決的機會,對於沈穀之來說,就像是一個精神支柱,鼓勵著他不斷進步,堅持自我,不忘初心。

沈穀之在今年的拜帖上這樣寫道:“吾深謝娥常受我之戰,數年以來若非有同娥之戰,予謂禮樂可早去。今我將此拜帖獻上,願韓娥能複受吾之挑戰。武樂沈穀之敬啟。”

他將拜帖寫完之後,便命人迅速將拜帖送至稷下學宮。

韓娥將拜帖看完之後,淡然一笑,對身旁的宮人說道:“吩咐下去,很快,有貴客將來,我們稷下學宮需得好好相迎。”

同樣的,在韓娥的心中,她也相當重視沈穀之這個對手。

起初,當韓娥剛剛來到稷下學宮的時候,接到沈穀之的拜帖,她覺得有些不耐煩。原本她來到稷下學宮的原因,為的並不是逞一時之快,與旁人較量禮樂,是以那時沈穀之的執著,在韓娥看來,不過是一個無聊至極之人的一個霸道要求罷了。為了不傷到沈穀之的自尊心,有損禮樂流派之間的感情,韓娥隻得無奈接下沈穀之的拜帖。而就在一次又一次與沈穀之的較量中,韓娥漸漸發現沈穀之的出彩之處,也明白弘揚禮樂文化,不應該僅僅隻局限於關起門來自己傳道受業解惑,更應該學會汲取別的流派的長處。讓自己的流派能夠博采眾長,展現出屬於自己的魅力。

----------------------------------------------------------------------------------

----------------------------------------------------------------------------------

幾日後,沈穀之來到了稷下學宮。在看到稷下學宮外那多年不變的常青樹之後,他感歎道:“想不到最有生命力的還是這大樹呀。這樹如此頑強生長著,相信禮樂文化定能入這蒼天大樹一般,能夠不斷發展,恢複到最頂峰的樣子。”為了表達自己內心對禮樂文化的敬畏,以及對韓娥大師的尊重,沈穀之在稷下學宮宮外行了叩拜禮之後,方才走進了稷下學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