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整體來說,李承宗現在的威望絕對是非常高的。
說是一言九鼎,完全沒有問題。
“我大唐如今富有四海,交通便利,前往泰山的道路也很是方便,不用擔心會擾民。
在沿途之中,也可以讓各地的百姓充分見識到陛下的風采,意識到我大唐的強大。
這個泰山封禪是完全有必要的。”
伴隨著一個個史書上的名臣都主動的提出要去泰山封禪,李承宗也是心動了。
雖然封禪本質上就是一個祭祀活動,李承宗對這個東西不是特別的感冒。
但是你架不住大唐的其他人都認可這個東西啊。
“既然諸位愛卿都覺得去泰山封禪是對朝廷有利的事情,朕自然同意。禮部跟欽天監商量一個時間,到時候朕跟太上皇、太後一起前往泰山!”
……
內閣成立之後,劉仁軌和上官儀都被調到了內閣,成為一名內閣學士。
雖然品級隻有正四品,跟正二品的六部尚書沒有辦法比。
但是權利卻是一點也不小。
“劉兄,陛下這一次前往泰山封禪,直接把朝中大事都交給了內閣來署理,我覺得壓力有點啊。”
上官儀雖然才華橫溢,但是年紀畢竟還不大。
碰上這種接近於監國的事情,他還真是心中發虛。
大唐立國以來,就還沒有碰到這樣子的事情啊。
正常來說,哪怕是監國,也是太子監國。
但是大唐現在並沒有太子,李承宗也沒有那麼快立太子的意思。
這倒是讓王佳人有點鬱悶。
“陛下對內閣的期待是非常高的,他曾經私下跟我說過,有朝一日大唐皇帝不理政務的時候,朝廷也還能正常的運轉下去,那麼內閣就算是達到了他希望的目標了。”
作為李承宗的得意門生,劉仁軌對於李承宗的想法還是比較清楚的。
雖然他也有些不是很理解李承宗為什麼願意把這個權利拿出來分給內閣。
但是至少內閣要做什麼,他是心中有數的。
“這麼一來,內閣的權利豈不是太大了?”
上官儀的這個疑問,應該代表了非常多人的想法。
內閣大學士就跟宰相一樣,除了不能管軍事相關的事情,所有政務都是由內閣在具體經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啊。
“陛下的想法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內閣的成立,是為了給皇權分擔一部分的職責。
陛下在位的時候,不管內閣的權利有多大,肯定不會影響陛下的權威。
但是以後的帝王在位的時候,內閣跟帝王之前的關係,很可能就會變得有所不同。”
劉仁軌倒是很樂意跟上官儀好好的聊一聊內閣相關的事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朝中有非常多的能臣。
但是六部尚書不進內閣這個要求一提出來的話,立馬就把很多人的前程給限製住了。
將來很可能他跟上官儀都會是內閣大學士。
“陛下能夠如此豁達,還真是前古未有的明君啊。內閣的成立,一方麵可以減輕帝王的負擔,另外一方麵也可以預防一旦將來出現一些帝王做出不大靠譜的事情的時候,內閣能夠適當的牽製一下。”
上官儀並不是看不清現在的情況。
他隻不過是對內閣這種全新機構的出現有些擔憂。
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他不希望有一天因為自己的權利太大和陷入到沒有必要的麻煩之中。
“這個事情,大家都已經看出來了,所以朝中文武大臣對於內閣的出現,其實都是持著支持態度的。
我覺得未來陛下很可能會給予內閣更大的權利,甚至在極端的情況下可以讓內閣反對陛下的一些安排。”
劉仁軌很是大膽的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雖然他想不到李承宗將來在自己年老的時候準備搞出君主立憲製,但是這方麵的趨勢,他卻是可以感受出來。
大唐要想長盛不衰,肯定是不能寄希望於每個帝王都跟李承宗那麼英明。
這麼一來,就要預防將來某個不靠譜的帝王一下就把大唐的江山給敗光了的情況出現。
畢竟,搞建設很難,但是搞破壞就簡單的多了。
“真要是這樣子的話,以後進入內閣,將會是成為所以官員追究的目標啊。”
上官儀沒想到自己運氣那麼好,既然有希望成為大唐第一批內閣學士。
到時候,上官家也將成為大唐的頂級家族了。
“這個基本上是必然的趨勢了,但是也不要小看六部,這是真正的執行部門。
六部尚書的重要性,也不會比一般的封疆大吏差。”
“那倒也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