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華夏人還在嘚瑟地看熱鬧,很多人覺得大快人心。
要是其他國家遭災,都會有一點同情心。但是東瀛啊……嗬嗬了。
晚上在山城館子吃飯,一幫食客看著電視裏海嘯淹沒東瀛,都忍不住多喝了兩杯酒。
但是從第二天開始,氣氛開始緊張起來了。
核電站因為地震和海嘯受到破壞,傳言四起。一會兒說核汙染會馬上到魔都,一會說鹽能防治核汙染,一會兒說因為海水汙染,以後海鹽不能吃了。
全民陷入了瘋狂搶購的節奏,超市裏麵的食鹽都被搶光了,就連衛生紙都沒有幸免。
十二號之前,隻有零星的人給周臻打電話,詢問口罩的價格,但是十二號之後,打電話的人多了幾倍。
但是周臻依舊說沒貨,最早要等到十五號。
全國的人們都在搶購口罩,浙省那邊的生產線都是根據曆年的銷售來的,即使富餘的產量,最多也隻有一兩成。
但是現在,求購量增加了好幾倍,即使滿負荷生產,一時半會也供應不上。
廠家也不會隨意增加生產線,增加一條生產線,不僅僅是投資,機器,場地,更有人手的短缺。
廠家也知道這種不理性的需求很快會平穩下來,現在增加人手了,訂單完成了,難道就能把工人辭退嗎?
不能!
所以,即便是現在口罩的需求很大,廠家也隻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加緊生產。
周臻的手裏現在有兩百二十多萬個口罩,數量似乎很大,但是僅僅滿足魔都十分之一的人都不夠。
許多人都是上百個的買,反正便宜,一百個才一百塊錢。
十四號的晚上,周臻給打電話求購口罩的攤販群發了一條信息,告訴他們口罩現在已經到貨。
不過因為全國性的漲價,普通的活性炭口罩,批發一個要兩毛錢。
現在不是價錢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貨的問題。
周臻的電話立即被打爆了,一晚上都沒有停下的時候。手機沒電了,他隻能把手機插在充電器上邊充電邊接電話。
也幸虧馬浩漢用的不是三星,而是諾基亞。
第二天一早,周臻存貨的倉庫就被來提貨的人擠滿了。
所有的包裝箱都沒有拆,一個大箱子就是一萬個口罩,全部都是按箱子來買。
一個箱子兩千塊,按箱子收錢。
結果到了下午,他的貨就全部賣光了,回收了六十一萬多,淨賺四十八萬。
雖然賣的有點便宜,但是周臻已經滿足了。
讓他去市場擺攤,他就是賣兩塊錢一個,一天又能賣多少?
手裏有了六十一萬多,這一下可以實施下一步計劃了,那就是回家。
當然,是回馬浩漢東極島的家,而不是周臻的家。
在《後會無期》這部電影裏麵,江河要去西部教書,馬浩漢無所事事要去送他的根本原因,就是民眾要搬遷走,整個東極島要被開發成旅遊區。
但那是兩年以後的事,現在的東極島,還住著不少人。
他不能阻礙開發東極島,但是他可以回去收購一些地,當一個拆遷戶。
政府搬遷是要給錢,還要把島上的民眾安排在陸地上住。
這種拆遷雖然有政府插手,賺不了太多,但是,旅遊公司給的價錢低了,他就當釘子戶。
當然,在回到東極島之前,必須要去找青梅竹馬的周沫小姐姐。
扮演周沫小姐姐的是喬恩教主,她雖然不是周臻最喜歡的那種類型,但是那對車前燈還是非常漂亮的。
要想配得上那麼漂亮的車前燈,必須要有一輛漂亮的車。
前往影視城去找小姐姐的時候,周臻就開上了一部跟人高馬大的他絕不相稱的車,一輛女孩子喜歡的甲殼蟲。
即便是分期付款,也去了周臻存款的六分之一。
不過這是值得的,畢竟這也是任務。
電影裏的馬浩漢是一個不靠譜的廢柴,讓女人沒有絲毫的安全感。
因為沒有安全感,青梅竹馬的周沫小姐姐寧願一直在影視城當沒有出鏡鏡頭的替身,沒有對白的群演,也不敢想象未來。
因為沒有安全感,跟他通信十幾年的劉鶯鶯小姐姐寧願直接揭開他的傷口,也不給他幻想的機會。
她們都不喜歡他嗎?當然不是!周沫小姐姐的悵然若失,茫然的堅持,向上爬的決心。
還有劉鶯鶯小姐姐跟馬浩漢連續通信十六年,都證明了對他並非沒有感覺,隻是最後都變成了失望。
因為他窮,因為他不求上進。
現在,周臻要從源頭改變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