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第175章 餐廳變化(1 / 2)

我們經常會說一個人有沒有能力。什麼是能力?能力是展現在外麵並且拿到結果的是能力,不能展現在外麵也拿不到結果的不是能力,是費力。

每個人都有能力,隻是能力不同罷了。

在青瓦台工作一周之後,林燕在她那辭職不幹了。

林燕說:“我先回家待兩天,看看我媽,也幫我媽幹兩天活。”

我說:“行,回家看看,我都應該到你家去看看你媽。”

林燕說:“不用,你還得上班,我媽不挑,我媽知道咱倆啥情況,你就好好上班,咱倆得保證有一個人上班掙錢,要不然拿啥養家。”

我說:“那就聽老婆的,我上班掙錢養家。”

林燕說:“我回家這幾天不許出去跟人喝酒,尤其是女的,聽著沒。”

我說:“放心,你老公長的和個土匪流氓似的,也就你要,別人沒人要。”

林燕說:“那可不一定,萬一有人就喜歡你這樣的,你還禁不住誘惑那不就完了,你跟人家喝酒,一來二去的就興許喝到一起去,這都沒法說。”

我問:“你就對我這麼不放心?”

林燕說:“我對你最不放心了,你在陽春幹的時候那幾個大姐不是總找你喝酒,還給你買毛衫,要是對你沒那個意思能找你喝酒?我就不信一個女的會平白無故的給你買毛衫?”

我看著她,笑,不說話。

看我不說話,林燕說:“不說話了吧,叫我說對了是不是?”

我說:“這個時候不能說話,說也不對不說也不對,不說比說罪過小點,所以不說。”

林燕說:“你不說那是心裏有鬼。”

我說:“我要是說話就是狡辯。”

林燕笑,問:“我就那不講理?”

我說:“女人要是不講理鬼都害怕。”

其實這句話也適合男人,不管男人女人,一旦要是不講理真是連鬼都害怕。人之所以會不講理,是因為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很多事情並沒有確切的對錯,隻是對待的方式不同而已。達到你心裏的預期,你說是對的;沒達到你心裏的預期,你說是錯的。

往往有些時候事情的本身沒有任何對錯,隻是做這件事情的人出現了對錯。

經過對烤肉、冷麵、拌菜、炒菜的調整,效果還是有的,效果雖然很小但還是有的。

客人吃完烤肉說比以前好吃的多了,有的客人說下回還來,同時以前的老主道也有回來的。這些微乎其微的變化看著是不算啥,就和生意剛開始下滑的時候一樣,覺得不起眼,不在乎,等到在乎的時候就晚了。生意往上漲也是一樣,剛開始的時候也是看不出來,覺得好像是好了點,但是一點都不明顯,隻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上的感覺。

客人說好吃了,有回頭客了,還有主道了,感覺就不一樣了。

做買賣就是這樣,什麼都得去做,做就有收獲。怕的就是光說不做。想的挺好,說的挺好,就是不做等於零。我倒是講不出什麼大道理,這些年總結了一下,那就是人隻要活著就得去幹,不幹永遠不知道對錯,不幹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啥樣,不去幹永遠達不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人隻有去幹,去做,日子才有奔頭。

生活培養出來的都是那些敢想敢做的人,從來不會培養隻想不做的人,光說不做得人是為被淘汰準備的。

生意漸漸有了好轉,從老板娘到服務員,到後廚,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開始不一樣了。剛來的時候大家的表情是一種死氣沉沉,現在的表情是高高興興。客人說菜飯好吃,服務員在前麵服務也高興,廚師在後麵做菜也來勁。服務員高興了,就會把笑容掛在臉上,用笑容去麵對客人,客人就餐也舒服,會留下好印象,下回吃飯首先想到的就是你家。客人說菜品做的好,廚師高興,會把菜做的越來越好。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一個好的評價會讓人把正確的事情持續地做下去,並且越做越好。

就是這麼簡單,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想要成為的那個人,那是自己的目標,所有目標的實現都是一步一步去完成的,不去邁出第一步,目標永遠都實現不了。

在和同事一起工作的時候,不要不說話或者說一些沒用的話,要學會讚美,因為讚美會讓對方把正確的事情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