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的第十一天,臘月十一,母親的生日。
不能回去給母親祝壽,心裏很不是滋味。提前給五姐打了電話,五姐說母親身體挺好,過生日不用回來,過年的時候回來就行。一想到過年回家就有點頭疼,林燕不和我回家過年,自己咋回去?這裏開業了,要是過年的時候訂餐多,還真回不去。
哎,到時候看情況再說吧。
人家都說“官身不得自由”,我這不是官身,也不得自由。
幹餐飲哪樣都好,就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回不了家,人家在家和家人團圓,熱熱鬧鬧的過年過節,咱們得奮鬥在灶台第一線,給客人製作美味佳肴,等年節過去了才有時間回家和家人團聚。
做餐飲人的無奈。
剛出來的時候想家,想母親,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外麵習慣了,開始不怎麼想家,對母親的牽掛和惦記多了起來。眼看母親就是七十歲的老人了,還一個人在家,實在放心不下。
好在現在通訊方便了許多,沒事就給五姐,或者大姐打個電話,問問家裏和母親的情況,心裏放心不少。
五姐還是每個星期都回家看看,在家裏住兩天,有時候大姐她們也會回去。大姐家兒子結婚,大姐有了兒媳婦,可以不用總是守在家裏,有時間就回家看望母親。母親的身體挺好,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但畢竟是快七十歲的人了,不擔沉重,一個人在家我們這些當兒女的放心不下。
五姐打算把母親接到自己家去,可是母親不去,說自己還能動彈做著吃,沒事,等動彈不了的時候再去。五姐說母親現在可喜歡肅靜了,就喜歡一個人在家,家裏人一旦多了就煩,說母親現在的生活非常有規律,早上早早起來燒炕做飯。母親的早飯是鹹菜、小米粥,有時候煮兩個雞蛋。母親不愛吃煮的雞蛋,愛吃雞蛋糕,要是早上蒸雞蛋糕小米粥就不吃了。到了中午母親會包兩個餃子,有時候會貼兩個玉米麵大餅子吃。不愛吃大米,喜歡吃粗糧,尤其是玉米麵特別喜歡。到了晚上母親吃的很少,有時候不吃,隻喝喝一瓶杏仁乳,要是餓了就吃兩塊綠豆糕。
晚上母親早早地就睡了,
老人身體好就是兒女的福。
開業半個月之後山莊不那麼忙了。
王總的朋友該來的也都來了,附近知道老憨山莊開業的也都來了,飯店開始進入平穩期。
王總說大夥兒挺累的,晚上做點菜大夥兒聚在一起會會餐。我和張麗都同意,於是就決定晚上會餐。
“晚上會餐叫員工自己點菜吧。”張麗說,也是在征求我和王總的意見。
“必須的,員工點啥咱們做啥,得叫大家吃好。”王總說。
“唱二人轉的和咱們一起吃嗎?”我問。
“今天二人轉歇場,人家是總部派過來的,說好的就演半個月,等明天開始咱家就是自己找的二人轉來演,我從吉林找的兩副架明天過來。”我總說。
“那挺好。”我說,然後對張麗說:“你們前台點五個菜,我們後廚點五個菜,一桌十個菜夠了,一共四桌。”
張麗說:“行,那我們可點自己愛吃的。”
“行,隻要不點拔絲地瓜就行。”我說。
張麗撇撇嘴說:“服務員就愛吃拔絲地瓜!”
“多費事呀,點點別的。”我說。
王總笑,說:“譚師傅,你們廚房費點事,就給她們做個拔絲地瓜,這些小姑娘這幾天累壞了。”
張麗說:“那可不咋的,王總都說了,你必須得做。”
有人撐腰就是不一樣,說話都開始硬氣了。
“行,做。”
王總對張麗說:“前台今天晚上通知一下,過了七點就不接客人了,也和進店的客人說一聲,今天營業到酒店,跟他們說咱們會餐,理解一下。”
張麗笑,說:“沒事,我安排,每個樓層都留一個值班的。”
“那幹啥,不用留值班的,會餐就得大夥在一起,誰願意值班?”王總說:“跟客人說今天咱們家營業到九點,叫他們快點吃,到九點就走。”
“不用,估計到九點也沒幾桌客人了,到時候讓服務員跟客人說今天咱們店裏會餐,需要什麼服務提前說一聲就行,等客人聽了一般的也都理解,自己就張羅著買單走了。”我說。
“那也行。”王總說:“開飯店就是費勁,我開歌廳的時候要是會餐,到時候就直接清場,不走的也整走,剩下自己家人好好熱鬧,使勁玩使勁作,那才開心呢!”
王總也是性情中人。
回到廚房和大夥說晚上會餐,可以點五個菜,大夥都很高興。我跟侯師傅和王師傅說晚上把員工會餐的菜量大點,別不夠吃。
黃姐問:“咱們幾點會餐?別整到半夜去。”
我說:“不能,九點多就可以做,九點半開始吃,等到十點半也差不多了,一個小時還不夠。”
黃姐說:“還一個小時,倆小時能結束就是好事,我可靠不起,這幾天累壞了,今天不忙正好早點回家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