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才透出些許曉白,沈家父母洗漱流水聲、鍋碗瓢盆碰撞聲便悉數傳來。
沈枝翻了個身,打算繼續睡一會。
“小枝,白天你去奶奶家一趟,拿點蔬菜回來。”沈媽微微打開房門朝屋內的說。
沈枝用被子蒙住頭,聲音困頓,“知道啦!”
沈媽看著床上懶散的女兒,略微不滿,"早點起來看書,昨天玩這麼晚。“
在沈家,唯一的宗旨:隻要沈媽不生氣,全家就快樂。
沈枝最害怕的就是在媽媽麵前休閑娛樂。下班回家的沈媽隻要看到沈枝不學習,就盲目斷定這一天她都不在學習。接著開始念緊箍咒,與唐僧唯一的區別就是,唐僧隻有一個悟空。而沈家有兩個:沈爸和沈枝。
沈枝瞬間困意全無,從床上坐起穿衣服,“我不睡了。我現在就去奶奶家。”
知子莫若母,沈媽感覺到女兒隻是表麵順從敷衍,為的是讓她停止嘮叨,把門“砰”一聲關上。
局外人沈爸早已習慣“早晨的戰場”,原本淡定愜意的喝粥。一聽到關門聲,立刻挺直腰杆。
沈媽瞥了眼沈爸,如果眼神有殺傷力,沈爸此時恐怕早已氣絕。
沈媽:“孩子大了,叛逆了。”
僅管沈爸典型怕妻,不是害怕,是不喜歡被嘮叨。但還是護女心切,辯解道:“小枝長大了有自己的小情緒,總不能永遠順著你。”
喝了口粥,感慨道:“鳥兒走要去外麵轉一轉飛一圈,要不然那叫寵物。她總不能永遠待在我們身邊。”
沈媽不服氣,“怎麼不能,以後小枝別想遠嫁。要不然我婚禮都不會參加。”
沈爸早已料到,老婆講道理講不過,就開始耍賴。把喝完的粥放下,站起拍了拍衣服,“我跟你講不通,再講得吵架。”
等到沈爸、沈媽相繼關門去上班。沈枝已洗漱完畢。
去廚房瞧了眼,沒有任何食欲。從椅子靠背拿上遮陽外套打算早點出發去奶奶家。
雖然一家五口拆遷安置房有兩套,一間大戶,一間小戶,兩間房屋相鄰。
但在等朗成花苑小區建造時,沈枝與爸媽三人租了間小戶。爺爺奶奶則住在虞張組廢棄的學校裏。
虞張組房屋拆遷後,每年有拆遷安置費。政府考慮到老年人,所以安排廢棄學校改裝成房屋讓老人免費入住,期間電費水費都由政府支付。
即使後來朗成花苑可以正常入住,爺爺奶奶也沒有立刻搬來。隻是逢年過節到朗成一家人一起過。
老一輩都是這樣,過貫了苦日子,能省則省。兩位老人打算學校拆遷不能入住後再搬到朗成。在這期間,沈家的小戶租給了一家外地人,每年也能收點房租。
朗成花苑周圍沒有菜市場,但作為安置小區居民多。攤販們抓住商機,早早的在小區北門馬路兩旁放置攤位,也有居民自種自賣。
攤位車水馬龍,吆喝叫賣聲與討價聲此起披伏。老人手拿一個大布袋,裝滿購置的蔬菜魚肉,臉上洋溢幸福的笑容。基本走五步就能遇見個老熟人,互相寒暄一會後,步履匆匆的朝家走去。
沈枝很喜歡這種氛圍,熱鬧的小城區,爭吵悲傷被世界拋棄,歡樂成為主旋律,每個人都在好好享受生活,感受生命。
臨時攤販的西邊是休閑區,靠近湖泊。颯颯的夏風,波光粼粼的湖麵,新鮮清爽的空氣,不知不覺中洗淨心靈。政府貼心的在湖邊建造好幾座臨湖亭,供晚飯後散步的居民坐在湖邊吹吹湖風,互相嘮嘮一整天的趣事。
湖上有一座九曲橋,橫跨湖麵,橋梁開闊。橋上頂端有一排木質椅子,每到晚上,橋梁的燈柱會變幻五顏六色的光芒。
這片休閑區,不論是早或晚,都會有不少人晨跑鍛煉。
沈枝本可以走大馬路,但時間還早,就饒有興致的決定來湖邊走走散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