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其中的劉官玉,對著樹幹又是一通狂砍,直到把地上的十多段木材再次一分為二,仍然對一力三用之術摸不著頭腦!
劉官玉越挫越勇,正準備繼續蹂躪地上的鐵木段子,卻見李超超與蔡二人扛著水桶般粗的鐵木段子從林中走出來。
看見滿頭大汗的劉官玉和一地的鐵木段子,二人不由得又驚又樂,驚的是劉官玉居然可以砍斷一根鐵木了,樂的是居然把鐵木砍成了這麼多段,這是要過家家還是幹嘛?
李超超問道:“小師弟,你能砍斷一根鐵木啦?”
劉官玉答道:“才砍斷一根呢,已是累得我筋疲力盡!”
李超超又道:“小師弟,你這已算是很快的啦!我們砍柴組其他人,大都要過七八天後才能砍斷第一株鐵木!你倒好,輕輕鬆鬆第二天就砍斷了一株!看來,小師弟你真是天才啊!”
劉官玉道:“師兄過獎了!我也就是占了天生力氣大的便宜,真要論天賦,我哪裏能與師兄們相比呢!”
蔡加權叫道:“小師弟,你就別謙虛了!你越謙虛我們越受打擊哪!”
劉官玉便嘿嘿一笑。
李超超又問道:“你把鐵木砍成那麼多小段,是要準備幹什麼呢?”“我正在感悟一種一力三用的運轉勁力的方法,但練來練去,把鐵木砍成了這麼多段,也沒有摸索到要領!二位師兄,你們能給我講解一下嗎?”劉官玉說道。
“你說的一力三用之法極是深奧,涉及到真氣運轉,內勁轉換等諸多方麵,三兩句根本解釋不清。而且我們也不是很精通,隻是實踐得多一些而已,如果你願意聽一聽,我們扛完鐵木再細說吧。”李超超道。
“當然願意聽!還請師兄不吝賜教!”劉官玉說罷也扛起兩段地上的鐵木朝深坑走去。
數個來回後,砍斷的鐵木便都搬到了深坑旁。
三人坐在鐵木段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吹拂著清新的山風,開始了武學上的大討論。
李超超娓娓道來:“一力三用之術,與真氣陰陽運轉,內勁剛柔變換都有莫大關係。何謂剛?力之猝發謂之剛,氣之陽行謂之剛。何謂柔?力之緩發是謂柔,氣之陰行是謂柔。剛為柔之極,柔為剛之極,二者是相對的,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剛如山洪爆發,柔如大浪淘沙。過剛則易折,過柔則易損!善用剛柔之人,接敵之時方才用剛,如蜻蜓點水,一沾即起,如鷹擊長空,一撲即中!勁力轉換時方才用柔,如車輪旋轉,滾走不停,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剛,為發,為開,為升,為吐!柔,為收,為合,為降,為吞!”
蔡加權悠悠補充道:“剛為大山壓頂,瞬間而決,柔為歲月蝕人,緩緩而至!”
兩位師兄侃侃而談,劉官玉卻聽得雲裏霧裏,一知半解。
看看天已正午,劉官玉便建議先回去吃中午飯。
因為吃完飯還得來砍鐵木,李超超與蔡二人索性連砍刀也未拿走,放在了林子裏。
下山的路上,劉官玉扛著破天不緊不慢的跟著,聽二位師兄發表關於剛柔和勁力轉換的看法。
隻見二人非常投入,時而高談闊論指點一番,時而互不相讓爭執幾句,劉官玉隻覺得其樂融融,甚感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