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選 拔 山穀世界(1 / 3)

死星的出現對人類世界來說無疑是一件大事。最早的超新星記錄是在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上,最近的一次是在1987年,那顆超新星位於大麥哲倫星雲方向,在銀河係之外,距我們大約十七萬光年。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講,說這次超新星爆發近在眼前已不準確,應該是近在睫毛上。

但世界對它癡迷的時間也就是半個月左右,雖然科學界對它的研究剛剛開始,哲學界和文學藝術界由它產生的靈感還沒有發酵到足夠的程度,普通人已經重新埋頭於自己平淡的生活了。人們對超新星的興趣,也僅限於玫瑰星雲又長到了多大、形狀又發生了什麼變化,不過這種關注已是休閑性質的了。

但對人類最重要的兩個發現,卻很少有人知道。

在南美洲一個廢棄的礦井中,安裝了一個巨大的水槽,數量眾多的精密傳感器日夜監視著水槽內部靜止的上萬噸的水。這是人類為發現中微子所做努力的一部分,當中微子穿透上方五百米厚的岩層後,它產生的某些效應會在大水槽的水中產生隻有最精密的儀器才能覺察的微弱閃光。今天在井下值班的是物理學家安德森博士和工程師諾德。諾德百無聊賴地數著岩石洞壁上在昏暗燈光下發亮的道道水印,嗅著井下這幾乎飽和的潮濕空氣,覺得自己像是在墳墓中。他從抽屜中剛拿出那瓶私藏的威士忌,旁邊的安德森就先把杯子伸過來。以前博士是最反感在值班時喝酒的,為此他還解雇過一名工程師,但現在他已經無所謂了。他們在這五百米深的地下守了五年,那神秘的閃光從未出現過,大家已失去了信心。但就在這時,提示閃光出現的蜂鳴器響了,這是他們期待了五年的來自天國的聖樂!酒瓶掉到地上摔碎了。兩人撲到監視屏前,但上麵漆黑一片。兩人呆呆地對視了幾秒鍾,工程師先反應過來,衝出中控室來到大水槽邊,那水槽看上去像是一幢建在地下沒有窗戶的高樓。他從一個小圓窗向水槽中看,用肉眼看到了水中那幽靈般的藍色閃光,這光對於靈敏的傳感器來說實在太強了,以至於使它達到了飽和狀態。兩人回到中控室,安德森博士伏身到其他的儀器上仔細察看。

“是中微子嗎?”工程師問。

安德森搖搖頭,“這粒子有明顯的質量。”

“那它到不了這裏,它會與岩層發生作用而被阻攔住的!”

“是發生了作用,我們檢測到的是它的次級輻射。”

“您瘋了嗎?!”諾德盯著安德森大叫,能在五百米深的岩層中產生次級輻射的粒子,要有多大能量?!

斯坦福醫學院附屬醫院。血液病專家格蘭特博士來到化驗室,取他前天提交的兩百份血樣的化驗結果,化驗室主任把一摞檢測結果表格遞給博士,說:“院裏好像沒有這麼多床位吧?”

“你在說什麼?”博士不解地看著主任。

主任指著那一摞表格說:“您從哪兒找來這麼多倒黴鬼,切爾諾貝利嗎?”

博士仔細看了幾張結果後大發雷霆:“粗心的郝斯先生,你他媽不要飯碗了嗎?我送給你的是研究統計用的正常人的血液!”

主任盯著博士看了足有一分鍾,眼裏透出的越來越深的恐懼讓博士心裏發毛,他突然一把拉起博士向化驗室走去。

“幹什麼?你個白癡!”

“你快抽血,我也抽,還有你們,”他對周圍的化驗員大喊,“都抽!!”

超新星爆炸一個月後,暑假就要結束了。開學的前兩天,那所小學召開了本學期的第一次教務會議。會開到一半,校長被叫出去接電話,回來時臉色變得十分凝重,他對鄭晨示意了一下,兩個人在眾人驚奇的目光下來到會議室外麵。

校長說:“小鄭,立刻把你那個班集合起來。”

“什麼?他們還沒有入學呢!”

“我是說那個畢業班。”

“這就更難了。那些學生已分散到五所中學,也不知他們現在入學了沒有,再說,他們和我們還有什麼關係呢?”

“學籍科會配合你的,這是教委主任親自打來的電話。”

“馮主任沒說集合起來以後幹什麼嗎?”

校長發現鄭晨並沒有完全聽懂他的話:“什麼馮主任,是國家教委主任!”

集合這個畢業班並不像鄭晨想的那麼難,除了兩個仍在外地的學生,這個班的四十三個孩子很快又回到了他們的母校,他們是正在各個中學入學登記時被緊急叫回來的。當這個已經解散的班集體重新會聚後,孩子們個個都興奮得像小鳥似的嘰嘰喳喳,連聲說中學真沒勁,還不如重上小學呢。

鄭晨和孩子們在教室裏等了半個小時,都不知道要幹什麼,直到一輛大轎車和一輛小汽車停在教學樓前。車上下來三個人,其中那個負責的中年人叫張林,校長介紹說他們來自中央非常委員會。

“非常委員會?”這個名稱讓鄭晨很困惑。

“是一個剛成立的機構。”張林簡單地說,“你這個班的孩子會有一段時間不能回家了,我們負責通知他們的家長,你對這個班比較熟悉,和他們一起去吧。不用拿什麼東西了,現在就走。”

“這麼急?”鄭晨吃驚地問。

“時間緊。”張林簡單地說。

載著四十三個孩子的大轎車出了城,一直向西開。張林坐在鄭晨的旁邊,一上車就仔細地查看這個班的學生登記表,看完後兩眼直視著車的前方,沉默不語;另外兩個年輕人也是一樣,看著他們那凝重的神色,鄭晨也不好問什麼。這氣氛也感染了孩子們,他們一路上都很少說話。車過了頤和園繼續向西開,一直開到西山,又在叢林間僻靜的山間公路上開了一會兒,駛入了一個大院,大院的門口有三名持槍的哨兵。院中停著一大片與他們乘坐的一模一樣的大轎車,一群群孩子剛從車上下來,他們看上去年齡都與這個班的孩子差不多。

鄭晨剛下車,就聽到有人叫她的名字,是一名上海的男老師,他們曾在一次會議上見過。她打量著他周圍那一群孩子,顯然也是一個小學畢業班。

“這是我的班級。”

“從上海來?”

“是的,昨天半夜接到通知,一家一家打電話連夜把孩子們集合起來……”

“昨天半夜?這麼快就來了?坐飛機也沒這麼快呀?!”

“是專機。”

他們默默地對視了好一會兒,上海老師說:“其他的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我也是。”鄭晨說。她想到,這位老師帶的也是素質教育的實驗班。四年前,國家教委開始進行一項名為“星光工程”的大規模教學試驗,在全國各大城市選定一批小學班級,用一種遠離常規的方式進行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鄭晨所帶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班級。

她環顧四周,問:“這裏來的好像大部分都是‘星光班’?”

“是的,共二十四個班級,有千人左右,來自五個城市。”

當天下午,一些工作人員進一步了解了各個班級的情況,對每個孩子都做了詳細的登記。晚上沒有什麼事,孩子們都向家裏打了電話,說他們來參加一個夏令營,雖然夏天已經過去了。

第二天清晨,孩子們又上了那些大轎車出發了。

車在山路上行駛四十多分鍾後,來到一個山穀裏。山穀兩邊的山坡很平緩,深秋時,這裏可能會有很多的紅葉,但現在還是一片綠色。穀底流著一條小河,挽起褲腳就能走過去。孩子們都下了車,聚集在公路旁的一塊空地上,上千人站了一大片。一位負責人站在一塊大石頭上對他們講話:

“孩子們,你們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裏,現在我告訴你們此行的目的:我們要做一個大遊戲!”

他顯然不是一個常與孩子打交道的人,說這話時一臉嚴肅,沒有一點做遊戲的樣子,但卻依然在孩子們中間引起了一陣興奮的騷動。

“你們看,”他指指這個山穀,“這就是我們做遊戲的場地。你們二十四個班級,每個班級將在這裏分到一塊地,麵積有三至四平方公裏,很不小了。你們每個班將在這塊土地上——聽著,將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一個小國家!”

他最後這句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上千雙眼睛霎時一動不動地聚焦在他身上。

“這個遊戲為期十五天,在這十五天的時間裏,你們將生活在分配給你們的國土上!”

孩子們歡呼起來。

“安靜安靜!聽我說,在這二十四塊國土上,已經放置了必需的生活資料,如帳篷、行軍床、燃料、食品和飲用水,但這些物資並不是平均分配,比如,有的國土上帳篷比較多,食品比較少,有的則相反。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國土上總的生活物資的數量,是不夠維持這麼多天的生活的,你們將通過以下兩個渠道獲得生活物資:

“一、貿易,你們可以用自己多餘的物資來換取自己短缺的物資,但即使這樣,仍不可能使你們的小國家維持十五天,因為生活物資的總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你們——

“二、進行生產,這將是你們的小國家中主要的活動和任務。生產是在你們的國土上開荒,在開好的地上播下種子並澆上水。你們當然不可能等到田地裏長出糧食,但根據你們開出的土地的數量和播種灌溉的質量,將能從遊戲的指揮組這裏換到相應數量的食品。這二十四個小國家是沿著這條小河分布的,小河是你們的共同資源,你們將用小河的水灌溉開出的土地。

“國家的領導人由你們自己選舉,每個國家有三位最高領導人,權力相等,國家的最高決策由他們共同做出。國家的行政機構由你們自己設置,你們自己決定國家的一切,如建設規劃、對外政策等等,我們不會幹涉,國家的公民可以自由流動,你覺得哪個國家好就可以去哪裏。

“下麵就到分配給你們的國土上去。首先給你們的國家起個名字,報到指揮組來,剩下都是你們自己的事了。我隻想告訴你們,這場遊戲的限製很少很少,孩子們,這些小國家的命運和未來掌握在你們手裏,希望你們使自己的小國家繁榮、壯大!”

這是孩子們見過的最棒的遊戲了,他們一哄而散,紛紛奔向自己的“國土”。

在張林的帶領下,鄭晨的班級很快找到了他們的“國土”,在這個被白色柵欄圍起來的區域裏,河灘和山坡各占一半,在河灘和山坡的交界處,整齊地堆放著帳篷和食品等物資。孩子們飛快地向前跑去,在那堆物資中翻騰起來,把張林和鄭晨甩在後麵。鄭晨聽到孩子們發出一陣驚呼聲,然後圍成一圈看著什麼,她走過去分開孩子們向地上看去,一時像見了鬼。

在一塊綠色的篷布上,整齊地擺放著一排衝鋒槍。

鄭晨對武器比較陌生,但她肯定這些不是玩具。她彎腰拿起其中的一支,感到了沉甸甸的質感,聞到了一股槍油味兒,那鋼製的槍身顯出冷森森的藍色光澤。她看到旁邊還有三個綠色的金屬箱,一個孩子打開其中的一個,裏麵露出了黃燦燦的子彈。

“叔叔,這是真槍嗎?”一個孩子問剛走過來的張林。

“當然,這種微型衝鋒槍是我軍最新裝備的製式武器,它體積小重量輕,槍身可折疊,很適合孩子使用。”

“哇……”男孩子們興奮地去拿槍,但鄭晨厲聲說:“別動!誰也不許碰這些東西!”然後轉而質問張林道,“這是怎麼回事?”

張林淡淡地說:“作為一個國家,必需的物資中當然包括武器。”

“你剛才說,適合孩子們……使用?”

“嗬,你不必擔心。”張林笑笑說,彎腰從彈藥箱中拿出一排子彈,“這種子彈是沒有殺傷力的,它實際上是粘在一小塊塑料兩側的兩小團金屬絲,分量很輕,射出後速度很快減慢,擊中人體也不會造成傷害。但這兩團金屬絲充有很強的靜電,擊中目標時會產生幾十萬伏的放電,會把人擊倒並使其失去知覺,不過,它的電流強度很小,被擊中的人很快就能蘇醒,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

“被電擊怎麼會不造成傷害?!”

“這種彈藥最初是作為警用的,進行過大量的動物和人體試驗,西方警察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裝備過這種子彈,有過大量的使用案例,從沒造成傷亡。”

“如果打到眼睛上呢?”

“可以戴上護目鏡。”

“如果被擊中的人從高處摔下來呢?”

“我們特別選了比較平緩的地形……當然應該承認,絕對安全是很難保證的,但受傷的機會確實很小。”

“你們真的要把這些武器交給孩子們,並允許他們對別的孩子使用它?”

張林點點頭。

鄭晨的臉色霎時變得蒼白,“不能用玩具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