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貨員起初不肯,但架不住中年婦女連抹帶蹭的,而且還以告知他們領導為要挾,最後售貨員似乎是很不情願的答應了中年婦女,興高采烈的掏了錢,還鼓動中年大叔趁此機會多要一套吧,自己也可以背著或者給自己的兒子來一聲,中年大叔再次心動的又掏錢買了一套的。
當中年大叔興衝衝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時才發現,從身邊經過的人身上都拿著差不多的布料。仔細一問才知道,這根本就不是進口的,是某廠家處理的貨底子,另一邊十字路口的停著的大車上就在售賣,他多花了好幾倍的價格!
他正要轉身去找賣家理論,卻看到那垂頭喪氣的中年婦女。
他覺得自己是被這中年婦女忽悠的,自然要走著,先找著中年婦女,沒想到中年婦女,一見她就打倒苦水說自己太笨了,竟然連貨比三家的這種老道理都不懂,這種事也賴不著別人買賣買賣,一個願買,一個願賣,人家又沒有強賣。隻能怨自己笨而且運氣不好,竟然還買了兩套衣服的,一邊說一邊還勸中年大叔別說給其他人知道,要不然這人丟大了,你說都活了這麼大歲數了,還能被一個賣貨的小姑娘騙了,簡直不是一般的丟人。
中年大叔的火氣一下子煙消雲散了,想想也是都活了大半輩子的,怎麼會這麼輕易上當的,但是他覺得中年婦女和自己同樣是受害者,也不好朝著中年婦女發火了,更不好意思去找店家理論了,急匆匆的掉頭而去,中年婦女詭秘的笑了笑,把布送回了那家店,從店員手中接過了提成。
原來這是專業的媒子,從開始忽悠中年大叔買東西,一直到解決掉可能產生的隱患。
台上的布景悄然改變,這位中年大叔已經到了商業街的另一頭。
路口兩邊的攤位,因為賣的女士小挎包是幾乎一模一樣,正在做著激烈的競爭。
這邊便宜一塊,那邊就便宜兩塊,這邊再便宜三塊,那邊又便宜五塊,一直降到了原來售價的五分之一。
另一位直接把小挎包收拾了起來,一邊說自己肯定不做虧本買賣,願意賣就賣去吧,等賣完了,他這邊再開張,仍然是好價錢。
那位頓時後悔了,想捂著東西不賣,但大家一看價格到了這種地步,有起哄的一擁而上,於是大家就把錢遞了過去,紛紛拿走他攤位上的小挎包。
中年大叔旁邊不停的有人做著“解說”,說這種小挎包在某個地方賣多少多少錢,在另一個商業街賣多少多少錢,反正是不買就是吃的大虧
不一會兒,那位攤位上的小挎包就賣光了,另一位開始叫賣高價了,那位卻走過去“幫”他進行大甩賣,說自己吃了虧全是因為他胡亂競爭,不能讓他占便宜,必須賣同樣的價錢。
在他的鬼哭狼嚎聲中,所有小挎包被搶購一空。
中年大叔買布料的時候已已經已經吃了虧,而且給自己買了兩套做衣服的料子,正好借此機會幫老婆買兩個小挎包,也算是平衡一下,老婆即便知道自己花高價買了布料,也不會太和自己計較了。
當大家都散去後,兩個賣小挎包的開始合在一起點錢。
之前做解說的在確定所有人都散去了,也急忙圍攏了過來,急切的問一共賺了多少錢……
節目依然在繼續,嶽東的思緒卻已經飄走了,因為他確定了這場晚會將完美閉幕,該為下一步計劃推波助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