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第一百九十三章: 漁家生活(2 / 2)

顧明瑜前世就聽說永寧寺底下有溫泉脈,永寧寺的後山有一口溫泉池子,因此,永寧寺的香火旺盛遠勝其他寺廟。顧明瑜目露向往。

知客僧早已等在了寺廟門口,顧敬看著閔氏一眾人,被知客僧引進了寺廟,才轉身離開。

知客僧將閔氏和顧明瑜領進了大雄寶殿,除留下思雨和穀雨在殿外,其他的丫鬟婆子們已前往提前準備好的廂房打點。閔氏虔誠的跪在蒲團上參拜,知客僧點燃三支香遞給了閔氏,閔氏結果拜了三拜,才又交給知客僧插在了佛祖跟前的香爐裏。

顧明瑜跪在閔氏的旁邊,前世她並不怎麼禮佛,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前世她全心全意的愛著陳紹瀚,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觀察思考其他與陳紹瀚無關的事情,即使來寺廟給陳紹瀚求平安福都是來去匆匆的。

顧明瑜略帶疑惑的看著眼前需要她仰視的佛像,她是在是沒想明白,她何德何能,能得天眷顧,給自己人生重來一次的機會。她不記得前世她積過很多的福報,難道自己生而不凡?是來人間曆劫的仙子?她望著佛像,神遊天外,想象自己衣袂飄飄的在天上飛來飛去的戲耍的嬌態,施展仙法時的神秘莫測。

“阿彌陀佛”顧明瑜的神思被打斷,從天外回到了殿堂,隻見一慈眉善目,一手捏著佛珠,穿著紅袈裟的大師站在自己的麵前,顯得高深莫測。

顧明瑜的第一想法竟然是:“這樣的大師形象才應該更像是在人間曆劫的神仙”。

又自顧的搖了搖頭,自己在大師麵前還在開小差實在是大不敬。於是恭敬的和大師說道:“大師是有什麼事情嗎?”

“並無,隻是見施主似乎有所惑。”大師語氣和善的說道。

“小女確實有不能明悟的事情,不知大師能否解惑。”顧明瑜眼帶迷茫的看著大師道。

“小施主請說”

“大師,您說,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嗎?”

大師明顯的停滯了一下:“阿彌陀佛,小施主是有大智慧的人。時機到了,自能明悟。”

“多落知見,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觸途成滯,多做障礙,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到山窮水窮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了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然後即以悟處融彙心境,淨除現業,流識,妄想,情慮,皆融成一味真心,此證悟也。此之證梧,亦有深淺不同,若從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識窠臼,頓翻無明窟穴,一超直入,更無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證者深。其餘漸修,所證者淺。最怕得少為足,切忌墮在光影門頭。何者?以八識根本未破,縱有作為,皆是識神邊事。若以此為真,大似認賊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