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史上最沒斤兩的護衛(1 / 2)

張雲凡答應保護朱慈烺,一名文不成武不就的護衛,毅然踏上了去南京的征程。

他知道這條路子不好走,能不能在南京上位?上位成功能不能守住南京?內部黨爭會不會越演越烈?南明另外兩套小朝廷班子會不會在背後搗亂等等,都是未知數。不管怎麼推算,作死的可能性高達九成九,唯一區別是怎麼死的問題。

但是他實在不忍心這位倔強的少年太子和一個萌萌達公主去送死!

算了,大不了自己這百把斤肉賣給他們了!

張雲凡讓兩人在廟裏休息,自己又去山上打了幾隻山雞野兔,這個地方野味多,不多弄點吃的有點不尊重這把火銃。

畢竟他身上沒有銀子,不提前準備好口糧日子會很難混。

又用一點功勳兌換十枚火藥彈,撿了個布兜裝著,如果遇到危急關頭,他會再次選擇開槍。

有了第一次殺人經驗,心理素質得到了飛躍性提升,自認為不會再出現手抖心顫等副作用。

一行三人走在大路上,隨處可見沒有掩埋的屍體以及被野狗啃得七零八落的內髒和骨架。

活著的流民無處可去,他們有的滿地翻找著鼠洞,或啃著樹皮草根,甚至是泥土,有的三三兩兩紮堆,沿大路而坐,有氣無力地拿著破碗乞討著。

他們的眼中有麻木、有血絲、也有貪婪,在某些邪惡的流民中,每一個行走而過的人都是移動的紅燒肉。

如果不是張雲凡緊緊握著火銃,那幾隻野味早已用破麻袋裝好,這些看似軟弱無依的人隨時都會變成野獸。

生死之境,人的善與惡往往隻有一線之隔。

半日後進入浙江地界,這裏相對來說治安狀況好轉了不少,流民大減,大街不算繁華,但有了街市模樣,兩側街鋪像拉稀屎一樣開著,偶爾還有像模像樣的叫賣聲。

甚至還看到幾個捕快以辦公事的模樣勒索錢財。

張雲凡找了個沒人的地方鄭重說道:“公子(偽裝稱呼),到了浙江我們應該算是安全了,你一定去南京我不反對,但是我有一個建議你最好能聽一下!”

朱慈烺向他拱了拱手:“張大哥請講,隻要不違背初衷,小弟一定遵命!”

朱慈烺向一位平民這樣低三下四地說話非常不容易。不要說張雲凡先前救過他倆理所應該,貴族的高姿態是從骨子裏散發出來的,不會因為一點恩情而放下。而朱慈烺以太子之尊能以小弟自稱,光這一點就難能可貴了。

“你以為朱由崧會念及同族之宜,我無力說服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需要一支自己的衛隊,我們在這裏募些兵勇,再去南京。”

朱慈烺卻一臉無奈:“此事我早想過了,身無餘財,誰願意從我?”

這倒是個問題,人活於世誰不為食奔忙?他們自己生計都沒著落,怎麼募兵?

夜色將至,他們又找了個破廟過夜,把最後那一隻山雞吃了。

下一日繼續趕路。

按照曆史進程,朱慈烺會在金華被太監發現帶往南京,可不知是穿越者的蝴蝶效應還是什麼,他們已經走過了所有大街,仍然沒有發現太監。

金華府距離南京還很遙遠,按照他們的腳力,保守估計也要半月。

在這種國破家亡時期,半月時間會發生很多事情,建奴擊敗李自成南下,弘光小朝廷紛爭升級,江北四鎮總兵擁兵自重等等,時間拖得越久對朱慈烺越不利。

但是張雲凡沒有一點辦法。

走了半日,來到一個村子,腹中空空,前後不靠山,張雲凡隻得厚著臉皮敲開一個看上去比較體麵的莊戶人家。

開門的是一位戴著諸葛巾的書生。

是個文化人,張雲凡很高興,讀書人比較通情達理,看來晚飯有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