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三十章 防務之難(1 / 2)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古往今來,揚州一直是華夏繁華之地,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

它有兩個經濟支撐點。

第一,京行大運河在此貫穿而過,水道蛛網密布,水運業特別發達,官府漕運、民間商團南北調運都在揚州中轉。

第二,鹽業發達,鹽商雲集,是全國食鹽的集散中心。

古代的鹽可不比後世那麼廉價,光這一塊鹽業收益養活了官府、鹽商、幫工、酒家商鋪,連秦淮河上的花舫女子都吃得膘肥體壯,為恩客所嫌棄。

明末時期,大明與建奴關外交戰並沒有影響到此地的繁華。

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北京師易主,這裏雖然有所波動,但民富已久,街坊百姓仍能做到自給自足,小有富餘。

然而建奴還沒有南下,江北兩大軍閥高傑和劉澤清卻先一步幹起了強盜勾當,多次闖入城中,洗劫百姓,就連身為知府的任民育也被強行勒索了一把。

然而朝廷對兩人的態度呢,一味是忍讓,安撫,因為二人手握重兵,要替朝廷看守北大門,不敢惹毛他們,以至於這兩頭惡犬在城內相互爭利時,雙方都打了起來,最終還是史可法前去調停。

由此可見南明朝廷無能到了極致。

揚州百姓經過幾輪剃頭式洗劫,生活質量普遍下降,商幫損失嚴重,商鋪凋零,經濟受到很大衝擊,大部分百姓從小富變成勉強度日。

盡管如此百姓對朝廷還是擁護的,定王進城,受到夾道歡迎。

知府任民育攜同一班同僚前來相迎,於府衙接風洗塵。

酒過三巡,朱慈烺道:“任大人,小王一路行來,感知百姓純樸,笑臉相迎,多有問安奉送茶水者,看來百姓對我朝仍然信心百倍,小王十分欣慰,這裏必有任大人禮教有方,小王敬你一杯!”

任民育受寵若驚:“殿下言重了,揚州百姓是在天子腳下,皇恩浩蕩,才讓他們坐擁富庶之地,禮敬定王就是禮敬皇上,下官可不敢居功。”

兩人飲下之後,朱慈烺又道:“小王身授皇命,來此修築城防,隻是此次任務重大,時間緊迫,需要征召大量勞役,以百姓之熱情,想來他們必會積極參與,小王心中的石頭算是落下了!”

任民育突然無語,並不接話!

張雲凡看著任知府臉上有所古怪,好奇問道:“任大人,你怎麼了,有問題?”

任民育一笑,緩和了僵化之色:“張大人說笑了,下官沒有!”

“那麼我們明日一同張貼告示,挑選勞役?”

任民育一怔:“此事下官也要參與?”

朱慈烺有些好奇:“任大人還有其它要務要忙?”

任民育連忙陪笑道:“沒有,下官遵命!”

趁沒人注意,任民育扭頭抹了把汗。

第二日,揚州城,十月花,最大的露天戲台上,旌旗飄飄,台麵上鋪成了紅色的綢布地毯,戲台邊上貼上了一份征募告示,要求百姓積極響應朝廷號令,為揚州修築城防,壯年者每人一天一百文錢,年老婦孺減半,每日粗茶淡飯供應三餐,夜間若是加緊趕工,則工錢翻倍。

這份告示是張雲凡研究出來的,以當時的生活水平而言,這個工價已經非常合理了,如果是找一些流民來做,別說給工錢,就算是隻給一口稀飯也足於讓他們賣命。

然而他們在戲台子上等了一天,百姓的反應平平,除了幾個腿腳不好使的,平日生活極其據拮的應試外,鮮有身強力壯者。

朱慈烺不禁要問:“任大人,為何響應寥寥,如工價給少了再加一點!”

任民育一臉羞愧,猶豫再三後才道:“定王恕罪,其實並非工價之事,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