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其實我覺得,這故事也不能說是一個純神話故事吧,畢竟鄭太守也是真實存在著的人物呢”

阿魚杵著撐子,一邊回憶著自己從小聽到大的那個故事,一邊說道:“是說那時候有個叫鄭伯禮的太守,哦對,他也是個外鄉人,來端州做官的,據說生得玉樹臨風,十分英俊瀟灑的一位大才子,他可是前朝的狀元呢。”

江水碧綠幽深,合著少女娓娓道來的聲線流過每個人的耳畔。

“既然是狀元,怎麼會來端州,我記得端州在前朝起初那會並非一個富庶之地。”桑和問。

“這位公子說的沒錯,那時候端州可窮啦!唉,那是真的窮,各位可別看端州如今這般繁華,但是據我爺爺的爺爺所說,那會啊,這兒是真的窮,但鄭太守可有眼光啦,他走遍了端州,發現這兒的製傘技藝超群,這兒的人還能製一種特殊的傘,他就教那些人如何把做出來的傘銷售到別的地方去,並且如今聞名九州的的端州傘燈集市,就是他首創呢”

“特殊的傘?”

她纖細的手指一揮,指著遠處隱約可見的高大建築:“對呀,那是一種通體發光的紙傘,不用燭火,卻能比蠟燭還要明亮,隻不過除了端州的蘇家,李家以外就再也沒有人做的出來了,所以那傘燈集市也基本上是他們兩家為主的。”

“能發光的紙傘”

緒眠思忖著她的話語,也升起了一些興趣,阿魚見她這樣,也笑眯眯的點點頭,滿眼都是向往:“對啊,能發光的紙傘,一遇見雨天會更為明亮璀璨,每年的傘燈集市就是由此而來,十裏長街,各式各樣的傘燈散發出溫潤漂亮的光彩,那可是不知道讓多少人都想要去見上一見呢,我活了這麼多年,也就見過一次誒”

“那萬民傘又是何物?”

桑和終於開口把話題拉回了正軌:“我們隻是大約有所了解,比不得姑娘在本地見多識廣,還請姑娘為我們細細說來”

阿魚一愣:“在傳說故事裏是…那是端州百姓紀念鄭太守的願景。”

“彼時魔族四方作亂,端州也是深受其害,暴雨傾盆,江水也倒灌進來,以至於端州隨時都有淹沒的風險,鄭太守四處奔走勸說民眾離去,那會蘇李兩家的當家人固執己見,說什麼也不肯離開他們的造傘坊,最後還是鄭太守強行把他們家裏的人轉移出去了。”

“那位鄭太守不會……”

“那倒沒有”

阿魚知道他們在擔心什麼,於是搖了搖頭解釋道:“鄭太守也隨後跟著出來了,之後嘛,事實證明鄭太守的堅持是正確的,他救下了無數百姓的性命,當時蘇李兩家為首,帶領眾多百姓製了這一把萬民傘贈予太守大人,一來表彰他為民的功績,二來也是表達對他的感謝”

“至於鄭太守後來……在曆史記載中,我記得他似乎是後來為了端州積勞成疾,最後英年早逝了,倒也不奇怪,經曆過水災之後的端州百廢待興,他的確可以說是嘔心瀝血才有了現在的這個端州,要是我沒記錯,他後來就葬在晚照廬呢,唔,隻不過在那個神話故事裏,說他是為了封印魔族,帶著萬民傘以身殉陣了。”

桑和與緒眠暗中對視了一眼。

這個版本怕不是故事真正的原委!

“原來如此。”

緒眠先是微笑,將眾人的注意力拉回了自己的身上,她一臉帶著富家子弟慣有的那種,玩的膩煩了終於遇見了有意思的物件時候的興奮感:“那就麻煩姑娘送我們快快去端州吧,我倒要好好見識見識這傘燈集會。”

“姑娘…阿不,主君。”

上岸的時候緒眠是最後一個,還有一步就要踏上岸的時候,阿魚忽然叫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