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九月時,馮枟經過自己的努力,以優異的成績,從鄉鎮普通中學考到了高中。
興廣是省重點中學,也是市裏數一數二的高中,學校一個年級大概有2000人,前100名是實驗班,100至300名是重點班班,其餘的除了音樂特長班和體育特長班外,就是普通班。
因此馮枟順理成章地被分到了實驗班,開始了她的高中生活。
開學前馮枟已經百度查過如何自我介紹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找到了一個絕佳的好方法。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馮枟(yun),注意不要讀成雲了,我也不是馬雲,謝謝!”馮枟一邊說一邊在黑板寫下自己的名字。
然而事實表明,並沒有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這一學期她隻是個小角色。過得那是相當壓抑。
剛開始沒有分文理科,語數英政史地物化生,九大科目都要均衡,白天上完課後要晚修,晚修隻有三節課,每天晚上規定第二節課一定要學習數學,語文老師也規定有一節課要學習語文,但是每天的作業量特別大,英語每天上完課第二天還要聽寫,加之當時班裏的同學大部分都是從市私立中英文學校或者實驗學校出來的,基礎比鄉鎮來的馮枟好得多多了。不說什麼,班長每天英語課睡覺,數學課睡覺,150分的試卷都能給你考140分,而且他還在馮枟麵前說:“我隻是吃了初中的老本,這學期都沒有聽過課。”
馮枟也嚐試過問一些同學:“你好,這道題我不會,你可以教我嗎?”而得到的答複是:“呃,可,以,吧。”自尊心強的馮枟就再沒有問過人。
另外老師的講課態度都是,你們都會了吧、會了就跳過了啊、你們做題怎麼回事、亂來啊!馮枟心裏有苦說不出:“老師,我是真的聽不懂啊!”
期中考試,馮枟考得很差,排300多名,地理60多分。周一升國旗的時候,清晰地聽到地理課代表在吐槽:“我們班這次地理啊,就是好幾個同學拖了後腿,比如淑儀,比如某某某,比如馮……”見到馮枟在附近,地理課代表便不敢再繼續說話。馮枟哭笑不得,班級又不是狗,說什麼拖後腿。
很快到了第一次家長會,馮枟隻是弱弱地打了電話給父親,告訴他開家長會這件事,其餘的全程不敢說。家長會開完,班主任讓每個家長寫一封給孩子的信,夾在孩子的書裏麵。
馮枟打開後,頓時濕了眼眶。“一兩次考試差了不要緊,回頭看看你的後麵還有多少人在追趕你的腳步,繼續加油,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落款處畫了一個大很大且滑稽的笑臉。
可是那一個學期,無論熬多久的夜,做多少的題,背多少單詞,都沒辦法跟上這堆人的腳步。
那一個學期,馮枟基本沒有什麼朋友,同班同學在初中基本上都是從私立的貴族中學來的,互相之間都認識,除了鄉鎮考上來的幾個零零散散的同學,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真的是體會到以前做雞首,現在做鳳尾的感覺了。
從每次月考都是倒數到期末考,馮枟一直是維持著這個狀態。
高一第一學期結束了,馮枟被淘汰出了實驗班,來到了重點班。
【作者題外話】:寫文章好難啊,為什麼我語文不好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