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初冬,川軍出兵五萬援湘取得勝利,並與占據武漢、孝感等地的北洋軍將領吳佩孚達成秘密協定,結束了兩湖大部地區的割據和戰亂,隨即與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達成聯合,完成了統一全國的第一階段任務。
隨著西康建省獲得北京政府的通過,新的軍政格局已經形成,川軍原有序列和戰鬥編製已經不能滿足應對戰爭的要求,四川最高軍政會議對迅速壯大的川軍進行了第三次編製調整。
一、西康省:省長,匡佑民;督軍兼邊防軍總司令,鍾穎;副司令,周道剛,彭措;參謀長,劉弼良。司令部直轄邊軍教導師、新編山地旅、警衛旅、騎兵教導團、甘孜軍事訓練基地、西康工程兵團。
康定警備司令部司令:祁洛(兼邊軍副司令),下轄康定警備旅、邊防軍第四師、新編藏軍步兵一團。
巴塘警備司令部司令:唐五麟,下轄巴塘警備旅、邊軍第三師、巴塘預備役師,邊軍第二工兵旅,新編藏軍步兵三團。
拉薩警備司令部司令:巴特,下轄拉薩警備旅、邊軍第一師、邊軍第一騎兵旅、邊軍第一工兵旅,新編藏軍步兵四團。
林芝警備司令部司令:馬德洪,下轄林芝警備旅、邊防地二師、邊軍第二騎兵旅、邊軍第三工兵旅、新編藏軍第二團。
二、川軍總司令,蕭益民;副總司令,王陵基、徐孝剛;參謀長,包季卿;副參謀長,楊肇錫。
參謀處處長,張斯可;副處長,喬毅夫。
政治處處長,萬連峰。
軍需處處長,何成良。
副官處處長,陸傳芳。
兵站總監:傅常(少將,保定陸軍速成學堂),下轄重慶、雅安、劍閣、萬縣、敘府、宜昌六大兵站。
兵工處處長:楊肇錫(畢業四川武備學堂第一期、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曆任四川新軍管帶、軍械科長、四川兵工廠總辦)。
憲兵司令:麻剛(少將,下轄八個憲兵團),副司令:劉鎮漢。
警衛師師長:吳季(少將,原名吳三)。
獨立師師長:陳蘭亭(少將,四川陸軍速成學堂)。
四川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蕭益民;教育長,徐孝剛;總教官,周俊(中將)。
成都警備司令部:司令兼第一警備師師長:鄭長澤。
重慶警備司令部:司令兼第二警備師師長:謝長明。
敘府警備司令部:司令兼第三警備師師長:田瑜量。
雅安警備司令部:司令兼第四警備師師長:方繼剛。
川軍第一軍:軍長,王陵基(中將);副軍長,鍾體道(中將);參謀長,張邦本(中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軍部駐地:宜昌。
第一師師長:楊森;參謀長,郭儒棟;政訓科長,麻振國。該師下轄步兵第1團、第2團、第3團,直屬警通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衛生隊。
第二師師長:劉湘;參謀長,楊國禎;政訓科長,程文謹。該師下轄步兵第4團、第5團、第6團,直屬警通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衛生隊。
第三師師長:唐式遵;參謀長,潘文華;政訓科長,麻振華。該師下轄步兵第7團、第8團、第9團,直屬警通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衛生隊。
川軍第二軍:軍長,孫兆鸞(中將);副軍長,劉鼎勳(少將);參謀長,朱憲文(少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軍部駐地:內江。
第四師師長:劉鼎勳(兼);參謀長,袁育生(四川武備學堂)。該師下轄步兵第10團、第11團、第12團,直屬警通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衛生隊。駐地,內江。
第五師師長:(未編)
第六師師長:唐莽(少將,四川武備學堂);參謀長:向樹榮(少將,保定陸軍速成學堂)。該師下轄步兵第16團、第17團、第18團,直屬警通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衛生隊。駐地,瀘州。
川軍第三軍:軍長,彭光烈(中將);副軍長兼參謀長,陳經(少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軍部駐地,南川縣。
第七師師長:何疇(少將,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參謀長,劉籍英(四川陸軍速成學堂)。該師下轄步兵第19團、第20團、第21團,直屬警通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衛生隊。駐地,秀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