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東宮。
“夫六合曠道,大寶重任。曠道不可偏製,故與人共理之……”
明朗的聲音在東宮主殿上空回蕩。
大唐皇帝李世民正高坐案首,滿意的看著自己的長子,也是大唐皇太子李承乾背誦著自己精心編寫的手劄,麵上不喜不悲。
“太子可知,此言何解?”
李世民戎馬出身,坐的隨意,卻是英武非常,氣勢十足,尤其是此刻故意做出嚴父模樣,更顯威嚴。
李承乾畢恭畢敬的回稟道:“回父皇,此言是說身為天子,所麵對的是至廣至大的天下。天下之大,僅憑一人之力,治理不得,需與天下賢者一並治理!”
李世民聽得是父懷大慰,但還是語重心長的道:“太子謹記,你是我朝未來的皇帝至極至尊,這越是權重,越要懂得分權於下,得利者才會與國君同舟共濟。”
這位大唐皇帝與曆史上的其他皇帝不同,諸多皇帝對於太子多少會有幾分壓製,施以權衡之法,以免威脅自己,即便漢武帝這樣的英武皇帝也不能幸免,尤其以後來的李隆基最盛,他防兒子就跟防賊一樣,太子李亨給逼得休妻自困,就差沒有殺妻保命了。可李世民卻是真心期盼自己的兒子足夠出色,能夠權掌天下,親自傳授教導李承乾為君之道。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李承乾深深作揖,心底卻是狂喜無限,至極至尊幾個字,實在讓他難以自持。
便在這時,殿外傳來長孫無忌求見的消息。
李世民對於自己的大舅子毫不避諱,直接讓長孫無忌入內。
“事情辦得如何?”
麵對長孫無忌,李世民改了嚴厲態度,一臉和悅,一點也不像朝臣就是自家人一樣的對話。
長孫無忌很拿捏的住分寸,眯眼笑得跟彌勒佛一樣,回稟道:“一切安排妥當,請的都是好手,保管讓商王輸得不敢再賭。”
“哈哈!”
洪亮的笑聲在大殿回響,李世民笑的格外開心,似乎已經看到了那個讓自己頭痛的弟弟在自己麵前後悔自責的模樣,這笑聲就停不下來。
李世民作為一代明君賢主,能夠讓他頭痛的人不多,商王李元璦卻是其中之一。
李元璦是李淵的十六子,最得李淵寵愛。即便是臨終之前,李淵依然是叮囑李世民讓他好生照顧李元璦,莫要讓他受委屈。
古人重孝,更有以孝治天下一說。
李世民自身皇位得來不正,玄武門之變囚父弑兄殺弟是洗刷不去的汙點。
故於孝道上哪怕是做樣子,也要做足了,留個好名聲。
李淵的臨終托付,李世民自然不敢也不會懈怠,不但將李淵的大安宮讓李元璦居住,還冊封他為商王。
這王爵向來以古時國家為主,以秦、晉、楚、齊、趙、魏、燕七雄為尊,夏、商、吳、越等次之。
李元璦身無寸功,卻受封商王,僅次七雄,地位不可謂不高。
隻是這個弟弟實在不爭氣,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尤其好賭,屢勸不止。
李世民也是一忍再忍,直到半月前鬧出了大事。
李元璦與漢王李元昌遊玩於曲江池上,以兩人為首聚眾豪賭,數額之巨,震響京師,還險些鬧出人命。
李世民大感頭疼,無法繼續坐視不理,更兼為自己、兒子出氣,鐵了心要治一治自己這個弟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