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雄心勃發(2 / 2)

元淩瞬間冒出了一股衝動,要親眼見識一下這古代最高的建築工藝。

這才有了以上一幕。

“這宮殿用的技巧太完美了,古人的智慧,當真讓人汗顏。”

元淩呆坐在屋梁上嘴裏囔囔自語,一個建築係的高材生,卻讓古代的屋頂橫梁給震撼住了。

沒有一根鐵釘,這個早在元淩的意料之中。

他萬萬想不到這屋頂的結構布局細致到分毫,每個榫卯都出現在恰到好處的位置,附和力學原理,就算以二十一世紀的力學原理來計算規劃,也不見得會比這屋子的設計更好。

在元淩的記憶中,這個時代並沒有出現力學偉人,暗忖:曆史上力學偉人並沒有中國人的名字,可我們的老祖宗,早已經將力學用在了生活上。他們用自己的經驗給後人遺留下了豐厚的遺產,隻是後人沒有正確的將之整理出來。細細想來:馬均的龍骨水車,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不都是根據力學原理製造出來的產物?

倘若有人將這些原理總結歸納,此人於力學一道,怎麼著也能同西方的阿基米德、伽利略一爭高下。

元淩這時還不知道:大安宮原名宏義宮,是當初李淵送給李世民的宮殿,早年是隋朝權臣楊素的府邸,隋朝平定江南,楊素功居第一,楊堅命宇文愷修葺府邸犒賞楊堅。

而後李世民虎牢大勝,攜三千破十萬之勢,擒王世充、竇建德回長安,功蓋天下。

李淵特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位在諸王之上,並下令修葺楊素楚國公府,並改為宏義宮。

宇文愷建築技術天下無對,他留下的宮殿後人不敢擅動,隻是給與擴充與修葺。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淵讓出太極宮給李世民,重新回到了宏義宮,改名大安宮。

元淩此刻爬上的這個橫梁是設計長安城、營建洛陽的匠師偉人號稱天下第一大匠宇文愷設計的。

“王爺,王爺,下來吧,上麵危險!”

劉琴兒終於忍不住了,開口叫喚。

元淩向下看了看,忍不住立起了身子,還用力跺了跺腳,高聲道:“放心,就這木料,就這榫卯工藝,別說我是一個人,再來十個,二十個,都不妨事。甚至是台風,都未必吹得倒……”

正在這時,李世民的任命傳至大安宮。

長孫無忌乃至唐王朝整體的辦事效率極高。

李世民的任命由宰相手中過了一個流程,當天就傳到了大安宮。

元淩意猶未盡的從梯子上爬下,那戀戀不舍的表情,都恨不得在屋梁上睡覺了。

一道任命詔書,一個閑職,甚至李世民都不指望李元璦這個商王能夠在任職期間走進吏部的大門。

元淩卻不懂其中關鍵,隻以為自己好日子到頭了,那個便宜老哥居然給了他一個差事。

吏部?

這哪能幹?

看了看任命,看了看自己所在的大殿,元淩猛的一拍大腿,興奮的跳起來,吏部是幹不了,工部行啊。

大爺我一個二十一世紀高材生,還參與過後世度假村的設計,在工部設計一個城池,一個宮殿,那不是拍拍屁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