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五章 向魏征推銷(2 / 2)

元淩聞言一怔,瞬間歎服。

魏征看起來並不精通工匠技藝,但是憑借他超凡的才智與閱曆,直接洞穿了筒車的核心關鍵立輪橫軸。

“這軸我稱之為立輪橫,它是鏈接立齒輪與臥齒輪與大立輪的關鍵,以小力轉動立、臥齒輪,通過這立輪橫帶動大立輪,從而生出十倍甚至百倍之力。世間流傳的龍骨水車與這筒車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隻是某以為水力千鈞有摧枯拉朽的威能,若能將之利用起來,可造福天下。”

魏征報以同樣的異樣目光看了元淩一眼,一開始他並不認為這筒車是麵前這胡鬧商王之功,隻是沒有點破,想要揪出幕後真功臣,大利天下。然元淩這番話,直接讓這位廟堂之上聲威最重的宰輔大臣意識到,自己枉做小人了。

若非對這筒車了解通透,自己隨意一問,對方怎能答的如此幹淨利落。

魏征收起輕視之心,虛心討教:“此物確實不凡,某不善此道,隻能看出大概,真正細節妙用,還請商王指明。”

元淩聽魏征態度改變,忙道:“這器械可稱之為筒車,依照我的規劃會有三種形態。這隻是其一,簡稱水轉筒車,直接利用水流的動力,水激輪轉將水自筒中傾瀉入輪旁的水槽而彙流入田,這一係列的運轉完全無需人力操控。”

魏征乍一聽,很感興趣,但他心思是何等機敏,瞬間就微微搖頭,道:“有用,不堪大用。”

元淩知道,魏征已經看破了水轉筒車最大的不足。

水轉筒車需要足夠的水力才能運轉,擁有足夠水力的地方,就不存在缺水這個問題。

炎黃子孫以勤勞刻苦稱雄於世,百姓缺的不是勞力,而是關鍵的地方,關鍵的水。

水轉筒車看似高大上,無需勞力運轉,細說起來不過錦上添花。

元淩從懷裏取出自己準備的資料,一並遞給了魏征道:“魏侍中心中顧慮的在下考慮其中,水轉筒車適用於水資源豐富之地。而這畜力筒車就能解決此問題,畜力筒車的齒輪比水轉筒車複雜很多,適用於水淺,水動力不足的溝渠,但隻要將河渠水抽上來,達到一定動力,一樣能夠自主運轉。”

魏征聽到這裏,微眯的眼睛微微睜開,真如此言。這水轉筒車將會造福王朝千萬取水困難的百姓。

元淩仿佛回到了當初為了項目毛遂自薦的情形,滔滔不絕的介紹著最後的高轉筒車:“據我所知,黃河、長江、淮河等大型河渠沿岸是我朝最重要的糧食收成地,然天災無情,水患一起,沃土皆成水澤顆粒無收。為避水患,朝廷通常建設河堤大壩保護兩岸田地百姓。可大壩無可避免的增加了取水難度。高轉筒車就是為此而生……您看……”

他手指著圖紙道:“在岸上和水中各裝一個能轉動的大輪,水中的輪會有半個浸沒在水中。上下二輪間繞以用繩索和小竹筒相間連成的長鏈環。任憑河岸高深,也能輕易取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