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矮人王中,也隻有不到一半的王,會選擇鍛造把星鑽武器。在不到一半的數目中,又有六成鍛造失敗。這便是為何星鑽武器會如此稀少的緣故。”
經過圭哀一解釋,魔術師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所謂每十年一次鍛造星鑽活動,並不是去打造武器,而是製造其他飾品和工具。
“除開初王打造的【七星】、【星河】,以及王權戰甲配套武器。曆代矮人王攏共也隻打造出三把利器和兩把戰錘鈍器。十多年前叛亂中,就有兩把以上星鑽武器遺失,還有一把戰錘在先王和因摩斯戰鬥中斷裂。也就是說,現在即便是王兄手中,也隻有兩把左右星鑽武器。”
認真分析這波局勢後,魔術師愈發覺得,先前直接開出保底,要求一把星鑽武器,在矮人們眼中是多麼“獅子大開口”。
同時還意識到一個問題:“若是餘幫助你們擊敗因摩斯,想要獲得定製星鑽武器,豈不是也要等上十年!?”
“那倒不一定。”圭哀眼神中充滿保證:“十年之期,是隻有王權支持下的情況。相信如果有大魔法師轉世大人您在,想要在月餘內源源不斷供給魔力,打造出星鑽武器也不是難事。”
“那餘就相信你一次。”
魔術師點頭,將話題轉移到討伐因摩斯的問題上來:“那麼來說說,你對這場戰鬥的看法。餘需要了解更多人想法。”
“就是剛剛看到的戰鬥嗎?”
圭哀沉思苦想許久後,開口說:“據我觀察,因摩斯異獸似乎隻有前半部分身體比較靈活,尾部卻無法像真正的蛇類那樣隨心所欲行動,更別說做出甩尾等攻擊手段了。”
“沒錯。”
經對方提醒,魔術師也注意到因摩斯自始至終,都是在用頭部攻擊,尾部那麼大一塊都很少有移動。
難道是身體太大造成的?
“尾部難以靈活行動,很可能是身體運動的指令,難以從大腦傳達到尾部。根據父王曾給出的資料,其體內並沒有幫助身體運動的肌肉組織,隻有水晶般絲線和粘稠液體。”
“不過異獸弱點幾乎都集中在頭部,哪怕將其尾部全部毀壞,也難以造成致命傷害。反而會在攻擊尾部時陷入險境。”
魔術師點出此方法劣處。
“沒錯,不過我也在想,為何同樣是沒肌肉組織,前端能夠很好地進行活動呢?”
似是找到個難題,讓二人都陷入沉思。
如果連對方行動模式都搞不明白,談何去針對敵人做準備?
忽然間,圭哀睜開眼睛興奮地大喊:“是翅膀!那家夥行動的關鍵因素在翅膀!”
翅膀?
頓時,魔術師腦海中回憶起因摩斯戰鬥的一幕幕畫麵。
確實,當時戰鬥將注意力放在不斷發起攻擊的頭部,絲毫沒注意到整個過程中,對方最靠近頭部的完整翅膀在微微顫動!
或許這點細節難以說明什麼,可最後時刻本被魔術師一度以為退化的翅膀全力展開,竟能帶著因摩斯龐大軀體暴退那麼遠距離,就能推測出晶體翅膀到底有多大力量了。
也許被藍色晶體取代羽毛失去正常飛行能力,可並不排除翅膀能夠施展飛行魔法啊!
難道隻允血肉種族出現魔法,而不許火精靈那樣晶體種族使用出現魔法?
思路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