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複雜(2 / 2)

郭子儀問他這方麵的情況,他也隻能這樣解釋,當然說話的口氣也是挺無奈的。

聽了楊晞所說後,郭子儀默然不語,稍一會後再說道:“子亮,陛下的喪期結束後,朝堂上可能就會起風波,這風波肯定與你有關,或許也與老夫有關,你要做好準備。說不定,新皇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和權勢,會做許多你我都想不到的事,你千萬不能鬆懈!”

“多謝嶽父大人的提醒,小婿知道了,一定會嚴加提防的!”

郭子儀臉上閃過一絲冷意,寒著聲音說道:“子亮,依老夫的認為,新皇在親下後,很可能不會將你與他的身份詔告天下,要真是這樣,那你就要想辦法將這事透露出去,讓天下人都知道,讓群臣在朝堂上拿此事問詢新皇!要真是出現這樣的場景,那你必須要抓住機會,讓新皇兌現承諾,如果他不兌現承諾,那你們的關係就會很僵,他肯定不能容忍你繼續在朝堂上,會有所行動……”

說到這裏,郭子儀停下了話,楊晞明白郭子儀未說出來的意思。那就是李玢對他下手之時,就是他絕地反擊,爭取最終勝利的時候。許多事,撕破了臉就好做了,就怕半遮半掩的。

得了郭子儀的當麵提醒後,楊晞再陪著自己這個嶽父大人說了一會話,也就離去了。

因為要代皇帝處理朝事,這段時間楊晞很少回府。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前段時間,也就是楊晞剛剛為楊國忠守孝結束後,郭昕、平兒、小雨竟然差不多時間懷孕了,這讓楊晞欣喜的同時也非常鬱悶。妻妾三人差不多同時懷孕,他連在家中發泄身體欲望的機會都沒有了,隻能去找楊玉環或者虢國夫人,但現在李隆基駕崩了,這種事自然不能再幹,他已經禁欲了好些日子。

天天有事做,也就不多去想這些事,又因為心裏有擔心,倒沒覺得有什麼欠缺。

李隆基駕崩後,朝事主要交由房琯、李泌、楊晞、張鎬四位政事堂的宰相負責。除了楊晞,其他三人都是富有這方麵的經驗,而楊晞這些年主要在軍中帶兵,另外再接觸一些與軍事有關的朝事,其他民政等方麵的事並沒太多處理經驗,相對來說,與其他三人相比,他在處理朝事方麵的能力就欠缺了一點。不過他的靈魂到底來自後世,有著比其他三人更多的見識,在關係重大的一些方麵,他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利弊,並發表一些不同於常人的見解,讓其他三人吃驚。

房琯、李泌、楊晞、張鎬雖然是李隆基駕崩前指定的顧命大臣,但政事堂中還有兩位宰相顏真卿和李麟,他們都不是能力乏乏者,許多事的討論他們都是參與的,隻不過最終的決定權在房琯、李泌、楊晞、張鎬四人手中。但顏真卿和李麟也不會因此而放棄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大部朝事他們都有自己的意見表述,與旁人意見相左的時候,都會據理力爭。

因為顏真卿與楊晞是師徒關係,李泌又是得楊晞舉薦才入朝任職的,並在短短幾年內因為自己的出色才能而得李隆基的重用,最終位列政事堂,被選為顧命大臣。因為這樣的關係,顏真卿與李泌在處理朝事的意見上差不多都是一致的,而房琯因為一直與楊國忠有爭執,很不滿楊國忠的擅權,故而對楊晞也是抱著相似的態度,而張鎬是因為房琯的舉薦才獲得一再晉職的,李麟與張鎬關係又不錯,因此這個三人自然地結成了同盟,這三個人與楊晞、顏真卿、李泌在許多事上常有不同的見解,有時候分歧還挺大,幾乎針鋒相對了。

政事堂六個宰相,四個顧命大臣,差不多分成兩派了,人數也是一樣。

這或許就是當初李隆基將這六個人選入政事堂,並令其中四個成為顧命大臣的真正原因吧!

有爭執才有相互的監督,才不會造成擅權,楊晞也真正醒悟過來當初李隆基的良苦用心。

對這一切楊晞唯有苦笑的份,他也時常在猜測李玢親政後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麵。

日子總是過的很快的,轉眼就三個月過去了,李隆基的喪期也結束了,結束守孝的新皇李玢也開始正式親政,處理朝事,四位顧命大臣手中的權力也被剝奪了一些。

不過就在李玢開始親政,試圖慢慢掌握朝政大權的時候,朝中又發生了一件讓人非常驚異的事。

這件事是因為永王李璘而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