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桓溫向李清寧許諾他會娶她過後,李清寧在府裏生活的可是風聲水起,就向府裏麵的當家主母一般操持起來,不過還是準主母,不過下人們都有眼力見,知道李清寧是桓溫心尖上的人,當不當主母那也是遲早的事,對於李清寧的話也是言聽計從。
這些日子桓溫都在忙官府上的事,一般都是早出晚歸,不過李清寧忙著布置內院外院花園,有事沒事研究一下黑暗料理,遭殃的就是小耘每次都要舍生取義來嚐嚐,一起和小耘練瑜伽做運動踢毽子,日子也是過的很悠閑充實,每天桓溫回家和李清寧一起用膳的時候她都會給他講今天發生的有趣的事,她在鬧他在笑,就是這樣歲月靜好的時光,卻也是最幸福的。
一晃就九月了,秋高氣爽,九月九就是重陽節,每年的這個時候每個州郡都會舉辦雅集,供文人士子在此登高望遠,插茱萸,清談,也是一年一度體現魏晉風流的日子,中正官也會在其中察舉一些品格高尚的學子入品,作為選舉官吏的候選人,就是當時的九品中正製。
想當年桓溫就是庾翼親自舉薦的,雖為武官,但是桓溫也是文武雙全,就算憑借才華論官,他也是能夠選的上的。今年的雅集清談,會有很多達官貴族會參加,清談便是交友得很好渠道,身在官場,桓溫自然也是要去的。
李清寧聽到他說會去參加,高興的不得了,很想跟著他出去見見世麵,其實就是很想和桓溫一起去秋遊,桓溫自是扭不過她,但是要求她著男兒裝,會方便不少。雖然準備的漂亮衣服用不到了,但是至少可以出門玩了吧,她也是十分開心的。
雅集當天小耘本想跟著一起的,但是李清寧又不想小耘破壞他和桓溫的氣氛便拒絕了。早餐時李清寧見到了桓溫,他換上了一身士族公子的大袖衫,藍白相間,頭上係了配套衣服抹額,白色的布履靴,和他在軍營裏的軍裝和辦公時的官服,簡直就是兩個氣質,溫文爾雅,滿是書卷氣息。李清寧覺得之前見殷浩是這種感覺,但是桓溫也是滿足那種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感覺。
李清寧在想不愧是她喜歡的人呀,真的她想要的樣子他都有,自己上輩子是積了什麼德才能得到他的愛呀,李清寧直看著桓溫犯花癡,都出來神,就差口水沒掉下來了,桓溫看到李清寧的樣子,也是無奈地搖頭笑。直到小耘催促她用餐,她才回過神來。
雖說李清寧在身高上不如桓溫看起來挺拔高立,但是模樣也算清秀,也是會吸引一些小姑娘喜歡的,在魏晉這個開放的時代,男風也不是為人所避諱的,許多男子都會施以粉黛,說不定李清寧瘦瘦弱弱的樣子,還會吸引許多男子欽慕。
果然走到街上就是吸引眼球的一對,李清寧得意的拿著扇子,向路過的女郎拋媚眼,惹得人家女郎的臉是一陣紅,李清寧也得意的笑,說明自己也是有魅力的,桓溫也是無奈的笑,不過在他眼裏,李清寧做什麼都是可愛的。
雅集是在山上,需要徒步登山,在山上會遇到很多人,可以結伴同行,也可以邊走邊論道,顯示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的話,你就是本場雅集的佼佼者。
山上風景秀麗,適合賞景清談,往來士子很多,果然魏晉風流不是假的,感覺這裏的每一個人的容貌真的算得上是選拔過的一樣,每個男子都是俊朗的,難得能在同一時間遇到著麼多帥哥,李清寧眼睛都快挪不開了,最後隻由桓溫將其扳回來,繼續前行。
走了一會聽到有人叫桓溫,他們便停了下來。是一對年輕夫婦二十來歲,容貌綺麗,衣著華貴,端莊大氣,桓溫似乎認識,正準備作揖敬禮,對方一個手勢他便收回了。
“原來桓郎君也來此處清談賞菊,正好我與我家夫人遊玩路過徐州也來湊湊熱鬧,官場上的禮節也就免了吧。今天我們就是以老百姓的身份出來遊玩的。”那人從容的說到。
“是,司馬郎君。”桓溫恭敬的答應道。李清寧覺得他們應該都是當官的,而且這個司馬郎君還比桓溫的官階還要大一些,自己也不能得罪了,還是得相處好才行。
“見過司馬郎君,在下李清寧。”李清寧不等桓溫介紹就自告奮勇的自我介紹了,並稍微行了一下李。
“李郎君不必見外,你是桓郎君身邊的,大家就不用太過拘束,結伴同遊吧。”
一路上桓溫和那個司馬郎君一直在談一些清談方麵的事,李清寧似乎也插不上什麼話,卻是和後麵的夫人相談甚歡,都是一些女兒家的事,那夫人也驚奇李清寧一個男兒郎居然懂得這麼多女兒心思。
到山頂之後,俯瞰遠處,景色美不勝收,夫婦便在此處設宴,隨從的手腳也很麻利一會兒就弄好了,李清寧和桓溫自是一起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