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雅集回家時,桓溫向李清寧說了司馬郎君便是司馬嶽當今皇上,那個夫人便是皇後褚蒜子,二人新婚不久,到處遊玩。李清寧也是嚇一跳,今天居然在皇上的麵前胡編亂造,搞不好小命丟了都不知道,不過李清寧覺得這個皇上還挺親民的,就是可惜了,在位兩年就去世,剩下褚皇後帶著年幼的兒子把持朝政。他們還是那麼相愛,那麼一個柔弱女子以後要挑起國家大事,想想也會很苦吧。
在馬車裏李清寧也想提醒桓溫,也許對他以後有幫助。
“其實你可以和皇後打好關係,以後對你其實很有幫助,我今天看到皇上,我覺得他應該是得了很久的病,看起來熬不過兩年了,但是皇後卻是有身孕的跡象,如果是兒子的話,她以後很有可能就是把持朝政的人。”李清寧很認真的同桓溫說一點也不像開玩笑。
“這種事可不要亂說,被別人聽去了可是要掉腦袋的。”桓溫連忙捂住李清寧的嘴,生怕被外麵的車夫聽見。
“我是認真的,沒亂說,你要相信我。”李清寧很怕桓溫不聽她的,以後會走彎路。
“不知道為什麼,你每次都會說一些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我的直覺卻讓我一次又一次相信你。清寧你到底是何方神聖。”
“我說我來自一千年以後,你相信嗎?”李清寧有些開玩笑的說,她覺得他應該不會相信吧。
“是你今天講的那個故事的一千年後嗎?所以你講的故事是真的?”桓溫揣摩著,又有點不可思議,不敢相信,要是真讓他相信的話,他可能會接受不了吧。
“傻瓜,都說那是個神話,你怎麼想象力比我還豐富。不管我來自哪裏,你要知道我以後都會一直陪著你就好了。”說著便斜靠在桓溫的肩膀上,開心的笑了,桓溫也不想再去追究太多,便沒問了。
“過幾日,我會把母親弟弟接過來與我們同住,你覺得怎麼樣?”桓溫和李清寧商量到。
李清寧一下子立起來看向桓溫,就是她的未來婆婆馬上要來和她同住了,就是她馬上要接受婆媳相處模式了,這讓李清寧一下緊張起來。
“你說什麼,伯母要過來了嗎?”李清寧一臉驚訝。
“你怕什麼,母親又不會將你吃掉,我現在已經穩居徐州,自然應該將母親家人接過來同住,我時刻照料著也算是盡兒子的孝心。”
“我不是怕,將伯母接過來本來就是應當的,隻是我不知道伯母是否會喜歡我,你說她要是不要我們在一起該怎麼辦。”李清寧擔心到。
“傻丫頭,你那麼好,母親怎麼會不喜歡,放心吧還有我,我會讓母親接受你的。”桓溫安尉著李清寧,又將她的頭枕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回府後,李清寧救帶著小耘四處張羅,準備迎接未來婆婆和未來小叔子的到來,李清寧也是走街串巷的給他們買禮物,然後請教小耘和府裏的下人,要怎麼才能服侍好婆婆,然後就是追著桓溫問他母親的喜好。自己也是整天在廚房勤練廚藝,在書房勤練書法,還有刺繡女工之類的都有涉及,勵誌成為未來婆婆眼中,上的廳堂下的廚房的兒媳。
桓溫看到李清寧這般重視,心裏也是很高興,他都不曾有幸能讓讓李清寧這麼靜心的學習這些東西。
桓母到徐州的路程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日子就這麼一天天的過著和平常沒有什麼兩樣,桓溫還是和平常一樣早出晚歸忙於事務,要管理百姓雜事和軍營中的瑣事,李清寧得閑了也會跟著著一同前去,也算是夫唱婦隨了,城裏和軍營裏的人也都默認了李清寧就是桓夫人。
十月初,徐州城也是一片秋天的景象,樹葉也呈金黃色隨秋風飄落在大街上,也是一番詩情畫意。李清寧正和小耘在街口采買府中缺少的物件,正選的時候,聽到街上有人在議論,桓府來人了,一行十多個人,據說是乘坐馬車來的很是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