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上天都在幫助桓溫,剛好在這一年,庾翼得病去世,荊州的兵權無人接受,庾翼本想讓自己的兒子庾爰之接手,朝廷又怎會放過收取荊州的兵權的機會,將荊州再次落入庾氏的手中,讓其增強實力。
在會稽王司馬昱與侍中何充的幫助下,桓溫成功的接任了荊州刺史一職,統領荊州兵權,掌握北伐的重要軍事地理位置。
桓溫上任後將其在□□實行的政策再次使用,推行土斷法,增加稅收以充軍需,為伐蜀做好充分的準備,實行德政得到當地老百姓的愛戴。
西蜀地勢險峻複雜,強攻是極難的,蜀地易守難攻,不然以成漢的國力早就被他國兼並了,桓溫安置好荊州的事物後,便決定親自入蜀地,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和龔護二人連夜乘快馬,奔赴成漢,觀蜀地地勢,準備喬裝深入敵軍內部,能夠拿到成漢的兵防布圖,自然是最好。
桓溫和龔護到成漢並未花很久,本來進城門是要出示通關文牒的,但是他們來的這天似乎城裏麵發生了什麼事情,守衛很是鬆懈,他們二人直接依靠自己的輕功和自帶的繩子便進入了城裏。
一打聽才知道,李勢找回了自己失蹤已久的女兒,今天舉國同慶,公主也會乘輦車到街上遊行,讓子民都看看公主的真顏。
李勢給李淑兒的排場不小,李勢的龍攆在前,李淑兒的花攆在後,光隨從就有好幾百號人,太監在前拿著牌匾,丫鬟一路上還不斷的撒著花瓣,有宮廷的樂師組成長長的一隊奏著歡快的樂曲,大臣們恭恭敬敬跟在隊伍後麵,旁邊的羽林軍更是嚴嚴實實的擋在了觀看的百姓,以防有人混進去傷害公主。
今天天氣正好,陽光照著深秋的銀杏葉熠熠生光,又有鮮花美樂,一旁的百姓都在高呼公主千歲,李淑兒的心情也是大好,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和路兩旁的百姓打著招呼,更顯公主的雍容華貴。
一旁的馬小耘跟著李淑兒的花攆是離她最近的,殷浩騎著白馬在前麵為她開路,這麼久以來看到她最開心的就是今天了,她就應該這樣無憂無慮,為所有人寵著愛著,以前的記憶忘了就忘了吧!
桓溫和龔護初到成漢,對這裏發生的大事情自然也是要湊一番熱鬧,也是好奇讓李勢出這大排場的人到底長什麼樣。
桓溫和龔護隱沒在人海裏,看著公主的花攆馬上就要走過來了,桓溫卻看見了殷浩騎著白馬走在前麵,心下也是一驚,為社麼他會出現在成漢,難道朝廷又派給了他什麼秘密任務。
接下來看到的更是讓桓溫又驚又喜又難以置信,他找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的人居然就是攆中人,那燦爛的笑容,那舉手投足的神態,也是和李清寧一模一樣的,他當時就快控製不住自己想要衝破羽林軍的防護,去擁抱她,訴說他的相思之苦。
“清寧!清寧!”桓溫正想往李淑兒方向去,被龔護一把攔下。
“使君三思啊!天底下長相相似之人也有,此時情況未明,貿然出去,會被當作刺客抓走的!”殷浩提醒道。
桓溫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差點就給自己帶來麻煩,遇事一向沉著冷靜的他,隻要遇到李清寧的事他就方寸大亂。他隻好放棄追花攆,看著離去了李清寧,眼中盡是不甘與思念。
殷浩似乎聽到有人在喊李清寧的名字,但是四處望去又沒有異常,以為是自己聽錯了,便又自己騎馬上前。
桓溫既然看到了李清寧他就不會再將他推給別人,他不知道為什麼李清寧會是成漢公主,殷浩為社麼會出現在這裏,這些他都會一五一十的弄清楚。
桓溫一路跟著隊伍,直到看到了隊伍入了王宮,他也進不去,王宮守衛深嚴,他也不能硬闖,今日便隻能作罷,但是此次成漢之行真的是收獲不少,至少他知道李清寧還平平安安的活著。
宮宴時,朝中大臣們也總算是見到了養在深閨的公主的容顏,都在讚賞公主的天人之資,對公主和王上說一些恭維的話,而秦蕭卻是見到公主容顏後內心五味雜陳之人。那分明就是李清寧坐在席上呀!這世間真有長的一模一樣的人,難道李清寧就是公主,可是看言行舉止一點不像軍中那個不懂禮儀,大大咧咧的女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一定要弄清楚。
秦蕭借機去給公主敬酒,但是公主卻是全然不認識他的樣子。
“秦蕭見過公主,恭祝公主歸朝!”秦蕭舉著酒杯向公主示意並行李禮,並把酒盞中的酒一飲而盡。
“這位使君不必多禮,不過我看使君眼熟,但卻忘記使君是在何處任職”李淑兒是看秦蕭眼熟,但是那段記憶已經深藏心底,自然也是把他給忘了。
“下官是在廣王麾下任職,廣王乃是下官義父!”秦蕭聽到公主說不認識自己,先是驚訝進而
又想是不是他的職位卑微,不想認他,於是便將李勢拿出來,希望能與她拉近一層關係。
李淑兒本來覺得這個人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但是聽到他提起李勢心下卻有了防備,原本的笑臉一下子就冷了下來,原本要回禮喝的酒也放下了,不想與其有太多交談。
“哦,不曾聽說。”李淑兒冷冷的回答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