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還有三天滿17個月,這是第一次認真的好好寫女兒,我這個懶媽媽。
17個月,還是個寶寶,卻已經曆了不可思議的成長,這個過程中的許多細節因為我的粗心而忽略掉了,遺漏了許多可以早點記錄下來的珍貴的瞬間,不過開始就不算晚,憑著記憶看我可以記下多少。
女兒現在還不太會走,主要是站不穩,歪歪扭扭的,我想是因為我剛帶她的時候不太懂,讓她小時候趴的時間太少了,所以她的力量沒有得到足夠的鍛煉,翻身晚,爬的晚,我之前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自己也有點懶,逗她爬的時候、或者扶著她走的時候,她有點累了我就不再堅持,因為自己嫌累。不過她一天天在進步,早點還是晚點我想沒有多大的關係。
從她出生開始,大多說她長得像我,我媽說她要比我小時候長的好看,但也有幾個說我小時候更好看的。爸媽好像從小很少誇獎我什麼,更沒有說過我長的好看還是不好看,所以當我聽別人說我那時可好看了的時候,我是很驚訝和歡喜的,很有趣,當你成為了媽媽,當然希望女兒什麼都比自己好,但聽別人說你也好的時候,還是會很高興。
女兒大眼睛,長睫毛,出生時就是雙眼皮,眉毛濃而有形,還有小鴨蛋似的臉蛋,鼻子和小嘴巴我就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反正都長在了恰當的位置。一般第一眼見女兒的人,不是說她的眼睛大,就是驚歎於她的大耳朵。她的耳朵確實挺大,她小時候我看著她的耳朵,越看越覺得像一對豬耳朵,讓我想到豬八戒帶著那雙肥肥的大耳朵在天上飛。女兒的眼睛和眉毛是像我的,也有人說像我爸,不過都一樣。我常常觀察她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梨窩,但現在還沒太看出來。
伊伊是她的小名,大名也是單一個“伊”字,我取的,因為她出生在伊春。讓她記住自己是這裏的人,和媽媽有同一個家鄉。另外的含義是“伊人、伊始”,美麗的伊人,美好的開始。
伊伊是傍晚出生的,那一刻,窗外一片火紅的晚霞,將產房照映的充滿溫馨和暖意。
因為我沒有精力常抱著她,所以伊伊從開始便是個很省事的寶寶,吃飽了就會自己睡覺,不需要我來哄她,一直到現在也是這樣。
她出生的第二天,母乳還不夠,我們對如何喂奶粉還沒有經驗,沒有喂飽她,開始她隻是輕聲的哼唧,後來逐漸變成了扯著嗓子大哭,那時我才見識了她哭起來是什麼樣子。
和大多數媽媽一樣,寶寶還沒有出生,我就買好了嬰兒床,那時的想法是,我沒有和小寶寶一起睡過,怕自己睡覺的時候拍到她碰到她,而且這樣寶寶可以早點適應獨立,但和更多數的媽媽一樣,這個嬰兒床幾乎沒有用過。開始的幾天裏,隻要把她放到自己的小床上,無論她看起來是不是已經睡的很熟了,都會馬上就醒,後來我也就不再嚐試。如今,每個晚上我都抱著寶寶一起入睡,是每天裏最幸福的時光。
伊伊非常愛笑,從一個寶寶可以開始會笑開始,許多的事情都可以讓她咯咯咯的笑個不停。她笑起來的樣子很有意思,就像是不好意思一樣,有點靦腆、有點竊笑、但特別開心,還會嘿嘿嘿的笑出聲來。咯吱咯吱她、玩個躲貓貓、來個誇張的表情,或者她覺得你出了個什麼洋相,都會把她自己給樂到發抖。抱著她在外麵走,常常她忽然扭頭藏到我的懷裏,或是小腦袋在我的左右肩膀扭來扭去,不時的眨眨眼笑著看向後麵,我就知道她又在和誰逗著玩兒,有時候是別人逗她,有時候是她先樂著逗別人。開始的時候,我會回頭看看,衝逗娃的人友好的打個招呼,後來習慣了,覺得不打擾她們的小遊戲也很好,這樣不會有時候讓逗她的人感到不好意思。
藏貓貓是伊伊最喜愛的遊戲,每天都要玩兒。她的藏貓貓有幾種,最常玩兒的是用兩隻小手捂住自己的臉,然後輕輕拿開,眼睛巴巴的望著你等著你說那聲“貓~~”,然後她會甜甜的笑一下,再捂住自己的眼睛……其他的時間裏,她會在一切有機會的時候繼續這個遊戲,用窗簾、用紗巾、用衣服,或是藏在門後偷偷的看你,隻要藏貓貓,就可以逗她開心。
每個媽媽都會感慨,寶寶成長的太快了,一個不經意間,寶寶就已經跑出了好遠。
————
在她五個月後的某一天,忽然發現她會主動伸出胳膊撲向自己的懷抱,發現她的嘴裏不知啥時長出了兩顆小牙,發現她在沒看見我著急時會發出“mama,mama“的音。
然後,又在不經意間,她從每天大部分時間在睡覺變成了更多的時間在玩兒,從誰抱她都可以變成了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隻讓我抱,從隻喝母乳對別的食物都不感興趣變成了愛吃水果、愛喝牛奶、愛吃大米飯……
最近看一本《孩子如何思考》,寫到3歲以下的寶寶並不是從前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沒有情感、沒有認知,相反,他們具有完全超越我們成人的學習力、創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即使是很小的嬰兒,就已經有了共情的能力。
開始注意到孩子的這些情感時,是幾個月前,一天我的媽媽晚上要去醫院,在門口,她伸出胳膊要姥姥抱,姥姥抱上她說:“那你和我去醫院嗎?”然後抱她往樓下走,開始她真的想和姥姥一起出門,但沒走幾步她就又哭著回頭找我抱,就這樣到了我懷裏又想和姥姥出去,姥姥抱她又要找我……我們明白了,她是又想和姥姥出去玩兒,又舍不得自己的媽媽,所以在那裏左右為難,不知該怎麼辦而著急的哭了起來,後來她還是更想要媽媽,回到了我的懷裏,和姥姥揮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