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27章 誘人的想法(1 / 2)

學過生物的都大概知道一點,除開傳統的留種方式以外,目前科學界主要有7種育種方式,分別是誘變育種、雜交育種、轉基因育種、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細胞工程育種和植物激素育種。

其中,多倍體育種和單倍體育種的原理都是染色體變異;

細胞工程育種則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以及植物細胞膜的流動性;

植物激素育種則是在未受粉的雌蕊柱頭上塗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然後子房就可以發育成無子果實了,隻適用於植株,比如無子番茄的培養;

唯有誘變育種、雜交育種和轉基因育種,是直接作用在基因層麵的育種方式,這三者也是目前科學界最流行的育種方式。

說白了,所謂超真空波譜定向脈衝震蕩種子選育技術,在劉青看來也就是一種誘變育種方式。

然而,和目前學術界的誘變育種方式所不同,前者有利變異少,須大量處理材料,且誘變的方向和性質不能控製,以至於種子改良的數量、性狀效果較差,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而超真空波譜定向脈衝震蕩種子選育技術則完全解決了這些缺點,不僅能夠大量的誘變種子基因進行突變,而且還能夠定向進行!

之所以前者盲目而後者定向,無非是因為人家宇宙田業公司有充足的理論技術支撐——豆科植物種子的九大基因屬性,隨便一種屬性拿出來都能夠讓地球上的科學家如獲至寶、恍然大悟,說不定一不小心就獲得個諾貝爾獎也不是不可能!

隻可惜現在都便宜了劉青。

無論是超真空波譜定向脈衝震蕩種子選育技術的操作步驟、還是豆科植物種子的九大基因屬性、以及特定波段組合的幹擾波譜,在他看來其實都是非常簡單易學的知識技術,甚至就連普通的生物學本科生都能輕易學會,之所以地球上沒人總結出來,也不是因為科學家們太過廢物。

知識的發現和總結是有一定偶然性的。

萬有引力定律幾千年都沒人總結出來,然而一顆蘋果掉在了牛頓頭上,立馬就出現了;青黴素也在地球上存在了好幾億年,直到弗萊明一不小心沒有清洗實驗設備,這才偶然間發現。

而豆科植物呢,單單在地球上就有約650屬,18000多種,廣泛分布於全世界,更不用說在宇宙中還有多少未知的分支!

如此之多的豆科植物,可以想象,其九大基因屬性能夠總結出來,也不知道宇宙田業公司所在的文明究竟耗費了多少代人的時間,浪費了多少人力和物力!

雖然,這些技術在人家看來早就落後得不能再落後了,但劉青呢,卻是直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他又豈能不笑出豬叫聲?

直接往最好的方向設想。

即便隻是利用這項技術進行育種,在豆科植物方麵,還有哪家種子公司是他的對手?

如果還能把這些技術寫成論文或者發明成專利,也不用一下子全部搞出來,偶爾將其中的一條理論拿出來,他都能名震天下;甚至於都不需要搞出整條理論,劉青還可以把這些東西拆解得七零八落,隻報告某些要點,他都能在學術界名聲大噪了。

這些東西夠他吃一輩子!

然而,他劉青是那樣的人嗎?

把完整的理論拆解得七零八落,然後靠著這東西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