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就是在解決矛盾於締造新矛盾中螺旋式地上升的。”
洛風認真說道,這是他對於道的理解,也是給予黃帝的回複。
軒轅黃帝沉默了一會兒,回憶了許多,想到了許多,眼瞳中閃過精光,最終頷首道:“你說得不錯,在解決矛盾中踏向洪荒大同,這是不可阻擋的大勢。”
“矛盾這種東西,不止是存在於外部,更是存在於內部。”
說著,說著,軒轅黃帝望向了西方。
西方有何人,不言而喻,洛風心領神會,配合道:“卻是如此,封神之後,天庭崛起,西方大興,版本之子確實該加強了。”
如今佛道合流,不過是因為外敵太強大了,人道的勢力蓬勃發展,黃帝化身鴻鈞於紫霄宮把持天道,貴為六聖之師;後土創立輪回掌握地道,鎖定眾生真靈。逼得佛道不得不聯盟發展,合作共贏。
多寶天尊入駐大雷音寺,闡教上仙化身菩薩古佛,燃燈古佛入駐闡教為副教主……一切的一起都表明佛道在合流。
但如果外敵稍微放鬆一下,甚至給予佛門一點甜頭,那麼這個聯盟不攻自破。
佛門與道門兩教的教義不能說一模一樣,隻能說完全南轅北轍。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下,兩家自己就能打出狗腦子。
每一次的量劫就是一個契機,這一次的封神大劫三清玄門選擇了天庭,太上老君入駐離恨天,火雲洞人道自然要扶持佛門上位,跟著天庭道門打擂台了。
洪荒聯機遊戲,從古至今就沒有出現過一家獨大的局麵。
其中玄妙,概括言之,那便是拱垂而治,主聖臣賢!
洛風細細思考一番,不禁惋惜歎道:“也就是可惜了帝辛,沒能把握住這次機會,借助天命超脫而出。”
火雲洞要扶持西方佛門,那麼各種人才必須進入佛門頂崗任職,截教可能不會敗,但是流失大量人才輔助的殷商,注定會被天周擊潰。
黃帝注視人間大地,看著那隻高貴不凡,屹立在人間大地上的玄鳥圖騰,微微一歎:“我給過他機會,他沒有把握住而已。”
“所謂革命,革得是自己的命,帝辛不是無才無德的昏君,他是有才無德的暴君。”
“他有增長國力的才能,卻無自我革新的德行,用力用錯地方了。”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封神期間,天周在不斷壯大,殷商並非一層不變,帝辛變更用人製度,重用“小臣”集團,提拔了一批非世官大族的人員,打破了世襲壟斷。
打擊祭祀神權,將祭祀先祖神靈的權利收回,畢竟殷商之帝本就是鬼神一係的代表,先祖位居龍庭為上帝,帝者居於人間為天子,帝辛本就是殷商君王與殷商大祭祀,具備雙重業位。
在殷商,帝辛的權勢地位已經達到了巔峰,僅次於始祖成湯,同武丁,少康幾位中興之祖並列。
但是在黃帝眼中,帝辛屬於半青不熟的果子,革命革了,但是又沒有完全革。
得到了小臣寒門的支持,卻失去了世家貴族的支撐;解放了奴隸,看似迎合了共和天命,但是步子邁得太大了,解放奴隸的同時並不能給奴隸提供工作,導致了奴隸成為殷商王朝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