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熙嘴角一抽,也不知道是苦還是笑。
隨手扯過一條座椅坐下的他認真的說道:“趙總,你覺得這麼大的事情我敢開玩笑嗎?而且,你覺得我是那樣的人?”
趙守時一陣恍惚,差點就要脫口而出:“我??昨天剛認識你,跟你完全不熟好不好。鬼知道你這人到底咋樣。”
理智讓趙守時選擇慎言,搖頭苦笑道:“抱歉,主要是這事太、、太讓人難以接受。”
“我理解你的心情,也因此我察覺出問題,直接過來跟你商議。”
孫熙感慨的點頭,摸出一根煙抽起來的他慢條斯理的說道:“這個老盧的膽子是真的大啊,說實話我到現在還捋不明白當前的500W盈利,應該算是他的功勞還是罪過。”
趙守時眉頭一挑,好奇的問道:“孫科長這話透露的信息量可不少啊。”
孫熙既然來就是打了說的注意,略一整理思緒就開口道:“說起來你預估的數字跟實際應得的收益有差別,但相差不多。
至於最終盈利為什麼是少之又少的500W,那是因為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給拉低了。”
“在【清宮秘史】播出前,中北電視向一家公司支出了一筆數百萬的技術服務費,據我們爬蟲所知,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收視數據調查。”
一聽這話,趙守時立時明白問題關鍵所在:【清宮秘史】涉嫌收視造假。
說實話,收視造假這玩意在電視行業,是眾所周知且普遍存在的。
無他,利益使然。
因為收視率是代表一檔節目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標準,收視率越高代表其帶來的各種收益越高。
因為有利可圖,讓這個現象一直屢禁不絕。
當有了需求,造假的收視率就成為一種生產物料,成了某些人想走捷徑的人的目標。
這些有需求的人就成了采購方。
例如製作電視劇的中北電視藝術中心,以及采購電視劇的帝都衛視。
前者在把自己製作的電視劇銷售給帝都衛視時,可以選擇一筆固定的價格買斷,也可以選擇一種對賭的方式。
隻要收視率達到一定的程度,那獲得的收益將以階梯的方式遞增,雖然有風險,但收益要遠高於買斷價格。
反之亦然。
製作方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選擇冒險,而采購方雖然可能多付出資金,但冒的風險會降低很多。
(收視低,采購價格低。收視高,采購價格雖然高,但上漲的廣告收入可以抵消,甚至還有很大的結餘)
反正就是,製作方可能小賺,但采購方絕對不虧。
於是,兩者一拍即合,便開始尋找收視造假這條產業鏈上的執行方。
這個執行方就是收視調查公司,這也是他們最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當然,即便是收視造假也不可能肆無忌憚,一般而言就是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不行。
當然,這句話是說給既得利益者的。
例如某檔節目的收視率在0.95%,那就給它加上0.05%,讓其堪堪破1%,這樣數據就好看很多,就可以推高廣告費用。
這就是錦上添花。
當然,這依舊是很危險。
還是這檔節目,還是0.95%的收視率,你要是給它加0.55%,讓其破1.5%;或者更狠的給它加1.05%。讓其破2%、
這就是雪中送炭,也是貪心不足。
這已經不是危險不危險的了,這種程度造假的難度等同於:自殺成功去陰曹地府一日遊,順道喝碗孟婆湯還留有記憶,再成功說服地藏菩薩,讓你回歸陽世間。
這??就是不可能的,就是擱神話時代都不可能。
因為收視率的盤子是恒定的,某一時段同時播出的所有節目都在這個盤子裏找吃食。
就算你本事再大,也隻能【移花接木】,而絕對做不到【無中生有】。
你想要讓自己的節目收視率再高一點,那勢必要讓降低其他人的收視率。
也就是說,這部分收視率是從同時段正在播出的其他節目身上偷來的。
而且,你的需求越高,這個危險性越大。
這麼說吧,一檔節目的收視率能夠破2%,那即便在強勢的省級衛視都算的上是領頭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