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53.近鄉情怯(2 / 2)

據後來楚喬透露,老太太對寧瑤很嚴格,望女成鳳的心思在她身上顯現的淋漓盡致,好在寧瑤爭氣。

“多大的人了,還哭。”老太太拿拐杖剁了剁地:“別杵著了,進來吧。”

她的語氣嚴肅,沒有慈祥老人應該有的感覺,隻是手有些抖,步子也有些亂。

寧玉急忙上前攙扶:“奶奶,我扶你。”

老太太的終於笑了:“都長這麼大了,比奶奶都高了,不過奶奶身子骨還行,不用扶,還能抱上重孫呢。”

老太太不會用手機這些高級玩意兒,她隻會寫信,為了了解寧瑤一家的生活,她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了解外麵的世界。

新聞,報紙,甚至向村裏的年輕人打聽,總之寧玉的事已經被她用各種途徑了解了,這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可想而知有多麼不容易,她畢竟老了。

但這些事隻有她自己知道,不會告訴任何人,這是老一輩的固執,在她們心裏,孩子永遠都是孩子。

成年人已經變得不善於表達情感,老人就更不用說了,況且還是本來就不苟言笑的老太太。

所以幾人落座之後寧瑤和老太太之間氣氛就沉悶下來,明明有話想說,卻不知從何說起。

就像老父親和兒子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除了必要的交流,話題會越來越少,明明各自心裏對方都占有很重的地位。

寧玉前世雖然沒有父母,但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觀察身邊人和親人相處,從小學,到大學,父親和兒子基本都是這個狀態。

前世慈母嚴父,如今慈父嚴母,她們這種狀態寧玉很能理解,所以並不覺得有什麼。

老太太和女兒沒話說,但和女婿卻話題很多,她對楚喬很滿意,甚至對寧瑤最滿意的地方便是娶到了楚喬。

寧玉時不時的能插話,反倒是寧瑤被晾在了一邊。

“媽,這次跟我走吧,去那邊生活。”寧瑤說道。

“不去。”老太太果斷拒絕:“我的根在這裏,當年我和你爸在外奔波,我出生在這裏,死在這裏,沒有一輩子窩在這裏,已經夠本了,不想再亂跑了,你要是有心,就多回來看看。”

老太太很固執,楚喬適時出去了:“我去做飯。”

寧玉也出去了,將空間留給母女兩人。

對於老太太的話,寧玉是認同的,他也曾幻想過自己出生的地方,家鄉是個動詞,可以生在這個地方,可以死在這個地方,但不能一輩子都在這個地方。

老太太是個沒有遺憾的人,而寧玉以前的人生卻都是遺憾。

他對這裏不熟,出門後便不知往哪個方向走,索性隨便溜達,反正村子也不大。

路上也能碰到慢悠悠溜達的人,都是用探究的眼神看著寧玉,村子裏一年四季也來不了幾個外人,寧玉除了很小的時候來過以外,再沒有關於這裏的記憶,所以對這裏的人來說,寧玉確實算是外人。

這種悠閑慢節奏的生活,寧玉很喜歡,他甚至都在想帶柳如儀過來放鬆,但明顯不現實,柳如儀早就回京都了。

寧玉慢慢走著,直到走到一堆麥秸垛跟前,除了到金城那天飄了雪,最近兩天天氣很好,麥秸垛幹燥又蓬鬆。

寧玉撲到上麵躺下,裏麵甚至貯存著熱量,幾朵白雲緩緩在頭頂飄走了。

就這樣,寧玉逐漸半夢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