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老太太露出恍惚的表情:“愛情故事嗎?”
老太太沉吟了片刻,開口了。
“有個小女孩兒叫花花,很淘氣,很調皮,一天她用彈弓打死了一隻鴿子,拿回家煲湯。”
“結果沒等她開動,一位隔壁村的小男孩找了過來,他問:你看見過我的鴿子嗎?”
“小女孩心裏咯噔一下,鴿子正在鍋裏燉著呢。”
“女孩兒沒有承認,她很愧疚,就邀請男孩兒一起吃飯,但不是那隻鴿子。”
“然後這個男孩兒每天都會來找鴿子,有天,一隻漂亮的白鴿從兩人頭頂飛過,男孩拍著手大喊:鴿子鴿子,我的鴿子。”
“女孩兒更愧疚了,每天都會給男孩兒做飯,她喜歡上了這個男孩兒。”
“有天,男孩兒又來了,女孩兒興奮的從背後拿出一隻灰鴿子,捧到男孩兒麵前,說道:看,你的鴿子。”
“男孩答:可我的鴿子是白色的。”
“女孩兒沒辦法,隻好承認了是自己燉了他的鴿子,並且承諾可以做飯來補償他。男孩兒沒有怪她,說要讓她做一輩子飯才行。”
“就這樣,兩人處對象了。”
老太太頓了頓,繼續說道:“小桂和天天是一對情侶,也是一個廠裏的工友,她們感情很好。”
“但小桂在第二車間,天天在第四車間,對小桂來說,她們之間的距離太遠。”
“所以小桂努力工作,期望有天能當上車間主任,這樣她就能自由的出入每個車間。”
“終於,組織上看到了她的勤奮。”
“她被派往外地公幹,就這樣,兩人真的成了異地戀。”
“天天答應等小桂兩年,兩年後她回來兩人就結婚。”
“結果小桂剛到地方,還沒進宿舍,就被組織派往沙漠接受一項保密項目,一去就是四年。”
“四年後小桂打開宿舍門,床上堆滿了信,幾乎都是天天的。”
“第一封信:我好想你啊。”
“第十二封信:你怎麼不給我回信?我發現了一家小吃攤,特別好吃,等你回來我們一起去吃好不好?”
“第三十一封信:你是不是和其他男同誌發展出了革命友誼才不回我的信?”
“第三十八封信:我覺得隔壁小薛同誌不錯,我也要去和她發展革命友誼。”
“第三十九封信:對不起小桂,我上次是騙你的,我並沒有去找小薛,誰讓你不給我回信。”
“小桂一封一封的拆開,看的又哭又笑,直到最後一封:小桂,我媽給我介紹對象了,如果中秋前你還不回來的話,我就要嫁給她了。”
“小桂急了,因為中秋已經過去了兩周,她瘋了一般趕回去,打開天天房間的門,但裏麵已經空了。”
“確實,他都已經嫁人了,小桂失魂落魄的來到天天說過的那個小吃攤,點了好多東西,邊吃邊哭。”
“突然從旁邊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你長的好像一個人。”
“小桂抬起頭,哭的更凶了。”
老太太沒有停頓:“有一對老夫老妻,她們的孩子出去了,兩人無事可做就學著年輕人出去度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