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元妙自是在心中也要算自己的一筆脹,十幾畝,一畝要五兩銀子,全部的買下來,也要七八十兩,她的手頭上麵正好有一百兩左右,餘下三十來兩做家用,其它的都是買地,也不算是虧,而且她也一直的有接繡活,總不會餓了自己。
所以,這地,她還是買了吧。
村長辦事還是挺快的,也有可能是那幾戶人家是真的急需銀子,所以這一賣一買之間,當天就結束了,顧元妙拿著手中的幾張地契,到是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了。
原來,她也是有地了,原來她也可以當個小地主婆了。
而有了地之後,她感覺自己的才像是這個村子中的人了,雖然說,她未必會在這個村子住上多久,但是,她總是希望自己這一年的時間可以過的自在隨心一些。
地契也是被她放在了箱子裏麵,至於地,她不可能自己去種,她長這麼大,還沒有親自的種過地,以前到是是種過草藥,可是草藥與糧食,那是八杆子不打不著的事,她也不想毀了那些良田。
所以,便是托李大郎將那些地給租種了出去,一年給她分上一半的糧食,賣也可以,
自己吃也行。
姑姑這樣寫對不對,珠兒的手中握著一隻毛筆,歪歪扭扭的在紙上吃力的寫著字,她人小,筆杆又是太粗,有時她連筆都是握不住,不過,到是挺喜歡讀書識字的。
顧元妙閑著無事,就帶著朱兒啟蒙,以前她啟蒙的時候,也便是這般大的年紀,不過那是能記的事到少,記的最多的,到是她六歲時,她從死了的顧元妙變成了六歲的顧元妙。
顧元妙揉了揉珠兒的頭發,再是指導了她一會,珠兒就自己練去了,她教她的很簡單,先從三字經開始教,珠兒很好學,
已經會背很長的三字經了,字到是練的少,現在隻是開始在練自己的名子
。
顧元妙對珠兒到是有著與別人不同的耐心,她喜歡珠兒,就從這孩子說了那一句,姑姑,你冷嗎,朱兒幫你呼呼開始,這世上對她好的人,對她真心的本來就不多,所以,她是如此的珍惜著這裏與世無爭的生活,還有那一雙雙純粹的眼睛,
不然,她怕她的心,終有一天將會被仇恨所累,到時她的人生,除了恨之外,就再也沒有其它。
她不想做那樣的人,她是顧元妙,顧家的嫡長女,她是顧元妙,顧家的唯一的嫡長女。
到也不知道這是誰傳出去的,村子裏的聽說顧元妙是個讀書人,又有有一手的好繡活,都是想著方子,托著關係,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她麵前,想著,是不是可以學些繡活,識些字。
字識不識到是不說,姑娘家的,隻要有一手出眾的繡活,以後還愁找不到的好的婆家嗎,再者,還能貼補一些家用。
不管顧姑娘是何人,人家的一手繡活,現在在他們這裏可是有名了,不少姑娘的要出嫁時,都是指名的要她做嫁衣的,這做一件嫁衣可是能賣不少的銀子,誰家要是出了這樣一個姑娘,可是要比兒子中用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