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元妙跟著藥童進到了廚房裏麵,其實她真的想要說一句,她想要當的是藥童是大夫,就算是抓藥的也可以吧,她真的不是過來當煮飯大娘的,可是一見小童那一臉渴望的模樣,實在是說不出來拒絕的話,而且說白了,就算是她想當抓藥女先生,也得人家要她才對,人家現在可是說的很清楚,是要一個煮飯婦人,而非一個抓藥先生,還是女先生。
算了,她就這樣先行的安頓下來,這煮飯的事情,好在,在山中的幾年,飯菜她做的不少,雖然最後都是交給了紅香,不過,這一般的家常飯菜,她自是可以做的出來。
藥堂給了顧元妙一間屋子,離廚房到是不遠,藥堂裏的人並不多,就一個老大夫,兩個藥童,一般的時間,他們都在藥堂的前左,也不怎麼到後院過來,她平日裏到是沒有特別的事,就是煮上一日三頓飯菜,僅此而已。
她退了客棧的房間,便是搬到藥堂裏麵,其實還是這邊住的能舒服一些,除了她喜歡的藥草清香之外,最主要的事,這裏確實是要比客棧住的安寧一些。
這裏的大夫姓孫,果然是一間傳承而來的百年大藥堂,醫術也是都著依著祖先而來,孫大夫的醫術在這秀城裏麵,也算是可以排的上名號的,雖然不比宮內的那些太醫,可是找他醫病的人,也是不少,這百年的大藥堂,並不是憑空而來的。
孫大夫幾人十分的好伺候,隻要飯菜的味道不是太過分,太難吃的話,他們通常也都是不會嫌棄的,而且他們也實在是忙,有時一天,也隻是能夠吃一頓飯,最多的時候也不過就是拿了饅頭隨便的咬上幾口算了,通常的時候,顧元妙蒸一籠饅頭,他們好幾天都是不用煮飯吃,不過,顧元妙自己到是沒有偷過懶,說是三頓,就是三頓。
其它人是不吃,但她卻是要吃的。
她一直都是住在後院之內,到是鮮少去前廳,今天孫大夫那裏到是有些忙, 她將做好的飯菜,給他們送過去,趁著有時間,各人都是吃上一些,墊一下肚子,坦白說。
孫大夫是算是一個好大夫,醫德很高,並不是不給銀子便不治病的那種黑心大夫,有時要是窮苦人家有人過來治病,沒有現銀,他也會先看病人,如若他們後來還是出不起診費,孫大夫大多的時候,也都是免了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麼大的百年同安堂卻是沒有賺多少銀子,一月勉強的可以夠這一大家子生活。
孫大夫早年娶親,也生過一子,不過,禍不單行,夫人與他唯一的兒子,早些年都是死在了一場霍亂當中,現在也就剩下了孫大夫孤家寡人一個,守著這麼大的鋪子,還有這兩個藥童,每日為病人治病,多做好事,也不過就是想要替已死的夫人和兒子多積一些陰德,希望他們來世可以投一個好胎。
顧元妙將做好的飯菜放在了一邊,一會等他們閑了,就會過來吃飯,而她站在一邊,就這麼看著前廳裏的忙忙碌碌,這裏隻有孫大夫一個坐診的大夫,來的病人,病輕病重的也都是由他醫治的,所以,他實在騰不開手,從早上天一亮,有了第一位病人之時起,他便是忙到了現在,甚至就連一口水都是未來的及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