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2)

南風生來不是含著金湯勺的。

他爸爸是北京人,在一家醫療器械廠做主任,媽媽是沈陽人,在這家醫療器械廠跑業務,聯係客戶。倆人都在一個廠子裏,而且互相對對方有意,後來被喜歡保媒拉線的大嬸一牽,雙方父母見麵,沒什麼不同意的,也就成了。那個年代的婚姻,多純潔啊,哪像現在?

八十年代那時候,在沈陽蓋套房子對於月收入三百塊的家庭還算承擔的起,南風爸媽在沈陽蓋了房子,起了房契。八十年代房子便宜,沈陽遍地都是平房,那是一個連三層小樓都難見的年代,不像現在,遍地高樓大廈,住著特沒安全感,有點事什麼的跑都跑不出來。

南風出生於沈陽,後來爸媽因為工作忙,姥姥老爺身體又不好,所以夫妻倆商量著把他送到了住在北京的爺爺奶奶家,所以南風的童年都是在北京度過的。

父母一年看不著孩子幾次麵,著實想的很,所以他們的工作穩定後,夫妻倆決定把剛剛讀完初中的南風接到沈陽來上高中,通過一些關係,把他調到了沈陽的一所重點高中裏。

這輩子讓南風最窘迫的事應該是站在講台上做自我介紹,話剛出口就惹來了同學們的哄堂大笑,不為別的,就為他出口是一股子正中的京腔。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他從小就住在那個地方?

同學們覺得他說話的腔調有趣兒,與他們不一樣,所以成了他們的笑資。

笑就笑吧,南風這樣想。

可有一男生笑的特歡實,臉大的跟鍋蓋似的,一笑起來露出滿口的白牙,當時南風心裏有種想揍他的衝動,笑個什麼勁兒啊?笑一會就得了唄?吃甜棗了?可南風最終還是沒出手去揍他,因為他們成了哥們,還是鐵的。

鍋蓋臉名叫王申,偶然間在食堂吃飯,他帶著特有的憨厚笑容坐到了南風旁邊,批鬥蓋臉的就問了句“你以後想幹什麼?”。

幹什麼?幹你行不?南風是這麼個想法,不過他沒說。

王申問的問題太奇怪,南風不知怎麼回答,別扭了半天才說了倆字。“蓋樓。”蓋高樓大廈!

王申長的不難看,也許是那時候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有點沒長開,所以臉看起來比平常人大了一圈。聽到南風說完這話,王申哢吧哢吧眼睛,然後把自己飯缸裏的兩塊雞腿肉夾到了南風飯缸裏,很鄭重其事地說了一句話,這話南風一輩子都忘不了。“你蓋樓,我裝修,行不?”

南風那時候也小,聽說過東北人爽快,但沒看過王申說話這麼直白的。南風當時看了看飯缸裏的雞腿肉,又看了看王申,奇跡般地點了點頭。“好。”

王申一副你很夠意思地拍著南風的肩膀,然後說:“吃,我媽做的雞腿,好吃著呢!”然後又把自己飯缸裏的肉給南風夾了幾塊。

南風臉有點紅,他深知吃人家嘴短的道理,所以南風很自然地把自己飯缸裏的白菜炒胡蘿卜片給王申撥了不少。倆人推推讓讓很長時間,後來食堂裏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倆人這才把飯吃了。

從此以後,他們從高中到大學,再到畢業創業,就沒分開過,成了要好的鐵哥們。

八十年代下海,九十年代炒股,新時代二十一世紀炒房,這跨越的三十年南風家趕上了第一個,八十年代下海經商。

國有廠子就是太死板,不懂變動,效益不好,所以南風爸媽一起下海了,幹的還是老本行,醫療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