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享福,是所有人的通病,當勞力和產出不成正比的時候,真的很少有人能依舊堅持。
但是金美玉的農機政策卻給了農戶減壓了的同時,讓他們看到了一些希望。
金美玉在民間的聲望很高,高到什麼程度呢,高到當金美玉的店裏宣傳這種農機耕地,是金美玉想出來的主意的時候,害怕改變,習慣觀望的農戶們都紛紛的響應了起來。
三十文錢一畝地,事後收割的時候,在出二十文,便能幫著把地收了,還能在深耕一次,帶走土地裏的植物根莖,甚至如果能夠把地裏產出的根莖拿出一部分來給店裏,店裏還能為田裏免費施肥一次!
也就是說,這一畝地,隻需要五十文錢,農戶們便可以在家裏坐享其成了,日常他們隻需要去田裏除除草就可以了,這可真是大大的減輕了他們的種田壓力。
並且,金美玉推廣的糧果產量高,金美玉還一直在收購,這糧價也趨近在一個穩定的,較高的價格上。
糧果產量高,生長周期短,收割一次,農戶們一畝地能得到八兩左右的白銀,這麼多的錢,在以前農戶是想都不敢想的!
當然了,這是沒有交稅之前,繳了各種的稅款後,百姓們還能留下三四兩,這也足以讓百姓知足了,更何況,這田裏的產出一年還不止一次,金美玉的存在,是真真的讓百姓富足了起來!
因此,體驗農機的百姓人數很多也很積極,這不光是因為百姓相信金美玉,更多的還是百姓本身也有錢了,能夠承受得住失敗的風險了!
當然,金美玉也沒讓這些百姓失望,她店裏的機器真的好用,肥料也比普遍百姓用的更加肥,用了她的農機的田裏的產出,不管是什麼作物,都比原本的產量最低高兩層,可謂是再次讓農戶們笑開了花。
農機的出現大大的加快了大禹朝的恢複,很快,這個經受了天災許多年的王朝,再次的煥發起了生機!
百姓們對金美玉簡直是感激戴德,十分推崇金美玉,甚至民間還出現了,希望金美玉能一直垂簾聽政的言論!
女子掌權被天下人詬病,但是金美玉卻在灑下大把利益後,讓天下人轉變了這種觀點。
金美玉當政第二年,原本隱隱排斥金美玉的文武百官總算是能心平氣和的和金美玉說話了,畢竟跟著金美玉,武官們拿到了不少好處,文官們一方麵也拿到了不少好處(先帝還活著的時候舉辦的海商貿易船隊平安回來了,並且帶回來了大量的財富),另一方麵便是希望金美玉不要偏向武官那邊,拉扯著金美玉希望她能把屁股坐正一些,甚至是往他們那邊偏一偏。
因著有這樣的念想,文臣這邊也總算軟化了不少,但是可不要被他們的軟化給蒙蔽了,他們依舊在等著小皇帝在長大一些!
在長大一些,隻要小皇帝能自己來上朝,不用多,隻要他能安安穩穩的坐在龍椅上就夠了,畢竟金美玉和這滿朝文武之間,隔著的可是血仇!
金美玉隻是一女子,還不足以讓著滿朝文武懼怕,不足以讓他們把滿嘴的鮮血往肚裏咽!
然而,也是這第二年,金美玉在朝堂上的勢力總算是成型了,老臣們退讓了,新貴們當然要見縫插針!
同時,金美玉在軍隊當中,也有了一些威望。
這些威望表麵上來看,是新找來的新兵帶來的。
畢竟金美玉在民間的威望確實很高,高到民心所向的地步了。
但是金美玉的女子身份便是最大的詬病,沒有人把她放在眼中,最多也就隻是在提防她不願意還政給小皇帝,但是她得罪了幾乎朝上所有老臣,而這些老臣都是手握大權之人,在這樣的形勢下,根本沒人擔心金美玉會把持朝政!
金美玉掌權的第三年,皇上四歲了,在那些不能忍了的大臣看來,四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坐在那張龍椅之上了!
。您提供大神小巷寂寥的福氣滿滿小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