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玉也不管他們是暗地裏蟄伏,等待時機,還是又如何。
反正她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殺掉那些站著高位辦事不利索的大臣,換上自己的人後,她要做的事兒,才算是徹底穩了!
皇帝死了,這事兒可是件大事,皇帝薨逝才三天,便有人提議要另立明君了。
小皇帝才那麼小,肯定沒孩子,這新皇便隻能在還活著的皇室成員中挑選了。
原本以為沒機會了,卻不想峰回路轉,各個皇子府內的皇孫們再次活躍了起來。
甚至原本出府了的老娘娘們,這會兒也紛紛進宮求見皇後,想要知道皇後是個什麼想法。
現在皇後的位置穩固,原本小皇帝便小,金美玉垂簾聽政很長時間了,金美玉在朝堂上的勢力可不小,在加上她是皇後,這新皇的挑選,幾乎就是她的一言堂。
畢竟這皇室,除了這些小的們,藩王那些也都死幹淨了。
上麵沒個正經的長輩,可不就要聽金美玉的了嘛。
隻是這些老娘娘們在皇宮裏走了一圈,也沒探聽到準確的消息。
她們想要走走朝臣的路子,卻因為沒有路子可走而苦惱。
皇子們死的太突然了,死前還被先皇收拾過,手上的勢力嚴重縮水後,又散了個幹淨。
更何況,那些老皇子們死後確實是有了王位,甚至有了封地,但是這會兒他們的那些孩子不還啥都沒有呢嘛。
都說等小皇帝長大一些後,由小皇帝決定。
但是這小皇帝不還沒長大,就已經死了嗎。
無權又無勢,老娘娘們也麻爪了。
這可要怎麼辦是好!
各個皇子府內都在暗地裏說著小皇帝死的不是時候,如果能在等一兩年,等小皇帝把王位冊封下來他在死,他們是不是就不用這麼無依無靠了!
小皇帝死後第七天,朝臣請金美玉過繼子嗣繼承皇位,然而隨著一溜兒孩子進宮的老娘娘們,卻提出了個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提議。
“女帝????”
朝臣們因著這個提議,簡直要炸開鍋,但是老娘娘們卻勞神在在,分外堅決。
朝堂上還剩下的老臣們掙紮著想要反對,但是絕大多數的文臣都選擇了沉默。
武官那邊到是一致反對,卻找不到領頭的人。
小皇帝死了,雖然廣安王府並沒有受到責罰,世子卻也被金美玉禁足在家,就連守孝都是在家守的。
當然了,武官這邊還不知道自己手中的兵權已經被架空了,要是他們知道,可能就不會蹦躂的這麼歡了。
金美玉坐在上手勞神在在,下麵的老娘娘們到是一致對外了起來。
原本老娘娘和朝臣應該沒有交集才對,但是因著給皇帝守靈,到是讓這兩群人聚集在了一起。
就在小皇帝的靈堂裏,這兩撥人便吵了起來。
反對的朝臣當中,武官占了絕大多數,這些武將哪兒能吵得過在宮裏混了幾十年的老娘娘們。
至於吵不過想動手的,幾乎還沒等他們把手聚集起來呢,金美玉手底下的那些人就把他們給製裁了。
都是先皇後宮的老娘娘,這些人居然想要動手打她們?簡直是反了天了!
所以最後,老娘娘們幾乎是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最後在絕大多數文官都沒開口的情況下,再議了。
這事兒一直討論到小皇帝的棺槨被送往皇陵,最後才拍板釘釘,金美玉被老娘娘們一手推向了女帝的寶座。
當然,這帝位也不是沒有代價的。
代價便是,金美玉登基後,她的後宮要有皇子府裏出來的皇孫!
這些娘娘原本的要求是,她必須為進入她後宮的皇孫們誕下血脈,但是金美玉卻咬死了不同意,並且表示,生育有風險,她這一生,不會誕下太多子嗣。
金美玉咬死了這一點,不管娘娘們如何說都沒用,最後娘娘們也隻能妥協,先把事情定下來,之後的事情便全看他們各自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