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讀者的評論風格還真是不錯,不像其他的大多數,都是直接寫的‘很喜歡你’之類的,我默默的點了關注。
沒有想到,很快他就發來了私信:“請問是沈筠作家嗎?”
反正也是閑著,於是回複了這個粉絲:“你好,是的,謝謝你關注我的作品。”
“沈作家,真的是你!想不到可以以這樣的方式跟你交談,很榮幸!其實我一直都很關注你,從你剛開始寫的精神病院經曆那段,我就喜歡上了你的文筆,我覺得你寫的很真實,就像真正發生過的一樣。”他激動的回複了過來,跟評論的風格很不一樣。
不過,我能理解,隔著屏幕,我們都有神秘感。
我回道他:“那段確實是我的真實經曆,我不想隱瞞我內心有過一段灰暗的過往,也謝謝你對我作品的肯定。”
他又很快的回了過來:“沈作家,我偷偷告訴你一個秘密,我曾經也有過輕度的抑鬱症,也在精神病院接受過一段治療,雖然現在我有幸痊愈出院了,但是我心底一直有那家一個醫生的秘密,這件事情,我一直找不到人訴說,我怕告訴家人朋友,他們會以為我又發病了,所以我能把這個秘密告訴你嗎?”
想不到還碰到了同道中人,我知道那種治療過程的壓抑和全世界無法理解的感受,於是回道:“當然可以,我會當做是你的秘密來聆聽,並且為你保守住這個秘密。”
他很快回複了過來,像是找到了知音,洋洋灑灑一大版寫道:“那時候我考研壓力很大,被家人察覺怪異,於是送去醫院就醫,被確診為輕度抑鬱症,還要住院治療一段時間,然後在住院的那段時間裏,我發現有一個醫生總是在下班後,偷偷的進了護士的配藥房,鬼鬼祟祟的拿出了一小盒藥物就走向走廊最偏僻的一間病房,我聽周邊住院的人說,那裏住了一個特別嚴重的精神病患者,大家都不允許靠近!”
看到這裏,我不禁詫愕,怎麼像是我的真實經曆,於是沒有看完便問道:“你好,請問你說的是你親身經曆的,還是看我的自傳改編的?”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也有可能他是想搞惡作劇的網友。
“沈作家,你是不是沒有看完?我不是騙你的,我是真的也經曆過跟你類似的,所以看了你的文章,有所共鳴,才會一直這麼關注你,我確實遇到過這麼個醫生,我還可以告訴你他的真實名字,叫‘趙夙’,他真的是一個兩麵人,我覺得這個心理醫生,他其實自己也有心理問題,真的。”叫夙願的網友,即刻有回複了過來。
我沒有馬上再回他,而是仔細看完了他之前給我說的‘秘密’,看完整個人都癱軟在座椅上,想不到當年真的有病友跟我一起經曆過趙夙的摧殘,他真的是一個兩麵人,還不知道為了利益,謀害了多少根本沒有嚴重精神病的人。
實在是讓我氣憤,我馬上問道夙願:“真是緣分,想不到我們都在那裏住過院,你還跟我發現了同樣一個醫生的秘密,我想問一下你,你當時看到他做這些鬼怪的事情的時候,有沒有拍下錄下什麼視頻或者照片什麼的?實不相瞞,我一直對我的經曆耿耿於懷,我一直想找證據披露他的真麵目。”